作者 李少卿
唐宣宗李忱在大唐天子中也算是小网红级别的,前有知名港剧《宫心计》,现有热播的《御赐小仵作》,还有待播的《梦醒长安》,所以说,他的热度虽然比不上二高太玄,但和其他李天子的出镜率相比,还是蛮高的。
在电视剧中,唐宣宗总是被刻画成隐忍、正派、有作为的好皇帝,当然,那是源自传统旧史中、史家对唐宣宗过多的赞美之词的缘故,所以,他在剧中总是正面、高大的光辉形象。
唐宣宗李忱,是唐宪宗李纯的庶子,唐穆宗李恒的庶弟,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敬宗李炎的十三叔,他的生母郑氏,原先是镇海节度使李锜的小妾,因为李锜反叛朝廷被诛杀而没入宫廷。
由于郑氏地位低下,被封为光王的李忱也是小透明,平日沉默寡言,备受歧视,大家都以为他是个傻子。
按两唐书记载,宦官们就是因为光王不聪明的样子,才在武宗驾崩后,拥立这个光叔即位的,以为他比较好挟制嘛!结果,成了皇帝的李忱却一反常态,宦官们才恍然大悟,知道他的痴傻都是装出来的。
唐宣宗被史家吹成小太宗,就是说他类似唐太宗李世民,勤于政务,恭俭朴素,公私分明,不徇私情,喜欢效法唐太宗以太宗为榜样,力图振兴大唐。
但其实,唐宣宗的明君之名,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大个儿,是在晚唐皇帝、就是宣宗平庸无能的子孙们的衬托下,才显得唐宣宗还不错。
首先,唐宣宗即位并不是他痴傻才被宦官选中,而是他和宦官势力勾结在一起,趁着武宗发病,矫诏权勾当军国政事,并在武宗驾崩后继位。
这个结论来自唐朝武、宣时代仇氏、杨氏等宦官家族的墓志发现,宣宗并不是因为不慧便于操控得立,而是和马元贽、孟秀荣等仇氏残存势力及其他宦官世家勾结,才登上皇位的。(冻国栋、黄楼《唐宦官集团与大中政局》)
正是因为宣宗主动勾结宦官,在登基后才不得不和宦官共享皇权,之前被武宗费劲打压下去的仇士良集团残余势力,在大中朝统统死灰复燃。
宣宗终其一生也没能力像侄子武宗一样、剪除掉势力庞大的大宦官,只能动动小宦官,搞搞外面的监军宦官,即便如此,还被史家吹嘘打压宦官,真正有力的抑制宦官权力的武宗哭晕在厕所里。
可能有人会说,谁说宣宗不打压宦官,你没看到他罢免和马元贽结为兄弟的宰相马植吗?那不算打压马元贽吗?
算,又不算,说算是宣宗通过罢免马植向大家表明,他不愿意看到宦官勾结外廷大臣;说不算是因为这个想法只是宣宗的一厢情愿,事实上他并没有断绝内外交通,直到大中十一年,还被韦澳指出宦官集团安插人事过于嚣张,如果宣宗打压有效,还会盛行这种风气吗?
武宗即位三年后就逼退大宦官仇士良,宣宗则到大中八年才和宰相令狐绹商量去搞大宦官,令狐绹不敢配合不说,还被宦官们察觉,最后不了了之。
面对宦官的无能为力,宣宗才只能闭目摇头恨恨地对韦澳说“全未!全未!尚畏之在。”韦澳也只能给他出“以阉治阉”的办法,足见其君臣对宦官的无能为力。甚至对太子的人选,宣宗依旧摆脱不掉宦官对他的钳制。
按照唐朝旧制,太子多半都是册立长子,但宣宗的长子李温(懿宗李漼)是个平庸无能的崽,很容易被宦官摆弄,宣宗就想立聪明伶俐的老三夔王李滋(或曰老四)。
宣宗知道宦官们不喜欢李滋得立,只能悄悄地给李滋拉拢势力,给李滋选择侍读以储君的规格,拉拢包庇杨氏宦官家族以此换取他们对李滋的支持等等,但最终还是被大宦官王宗实一剑否决,李滋被杀李温即位。
可以说,宣宗在位不到十四年里,前期一边坐享武宗会昌中兴的成果,一边大肆排斥武宗旧臣,但凡武宗朝的政策不论好坏统统推翻,但凡武宗朝贬斥的大臣,勿论贤愚,一律提拔擢升,又猜忌又刻薄还喜欢玩权术,最后还翻船了。
他在位时期,虽然被史家吹捧为小太宗、大中之治,事实上,当时的大唐并不太平,藩镇之乱频频,前期有徐州军变,后期有岭南军变;看似结束牛李党争,实际上朋党之争是愈演愈烈,满朝愚钝。
正是由于宣宗朝廷的腐化和混乱,终于引发大量的农民起义,更大规模的起义就爆发在懿宗僖宗朝,因此,史家就把大唐衰亡的责任都算到宣宗儿孙们头上,其实,宣宗的大中时代才是祸端之源头啊!
说宣宗是小太宗,他拿什么能和太宗比呢?同样是非正常即位,人家唐太宗是努力搞事业来挽回名声,麾下名臣云集,功劳肉眼可见,即便纳谏有表演的成分,也不是刚愎自用的宣宗能比的。
心胸狭窄、刻薄寡恩、平庸无能又极度自卑的宣宗,也就是比儿孙能力强,别说和太宗相比,就算和武宗相比他都不如,武宗朝君臣为之努力复兴的大唐事业,都毁在自作聪明的唐宣宗手中,真是为武宗心痛啊!
--
FROM 58.21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