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创作和翻译的科学著作
明朝末期,正是西方科技文化理论大发展的前夜,而明朝广大士大夫阶层已经普遍研究西学,中西方在科学发展上各有千秋。中国明朝,尤其是晚明67年中出了不少世界级水平的著作:
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
朱载堉《律学新说》(1584年);
潘季驯《河防一览》(1590年);
程大位《算法统宗》(1592年);
屠本畯《闽中海错疏》(1596年);
徐光启《农政全书》(1633年);
宋应星《天工开物》(1637年);
徐霞客《徐霞客游记》(1640年);
吴有性《瘟疫论》(1642年)。
《测量法义》利马窦和徐光启,1607年
《表度说》熊三拔,1611年
《泰西水法》熊三拔和徐光启,1612年
《几何原本》利马窦和徐光启,1613年
《同文算指》利马窦和李之藻,1613年
《乾坤体义》利马窦,1614年
《圆容较义》利马窦和李之藻,1614年
《天问略》阳马诺,1615年
《职外方纪》艾儒略,1623年
《远镜说》汤若望,1626年
《寰有诠》傅泛际和李之藻,1628年
《名理探》傅泛际和李之藻,1631年
《奇器图说》邓玉函和王徵,1634年
《主制群征》汤若望,1636年《寰宇始末》王丰肃,1637年
《五纬历指》罗雅谷,1637年
《性学粗述》艾儒略,1637年
《建筑十书》古罗马建筑学家维特鲁维
《数学札记》荷兰数学家军事工程学家西蒙·史特芬
《矿冶全书(共12卷)》德国矿冶学家乔治·鲍尔
《各种精巧的机械装置》意大利工程技术专家拉梅里
《原本》(拉丁文本) 科隆版
《测量全义》罗雅各
《天体运行论》哥白尼
《哥白尼天文学概要》开普勒
《地中海航海术》罗马版
《比例规解》罗雅谷
《地球表周与其直径的关系》
《宇宙仪》雅克·贝松
《皮埃尔+勒孔特发明陆,海双用几何天文测辐仪制造与用法》
《磁石测量法》纪尧姆·德诺吨涅
《神功催吐药》萨拉·安吉鲁著
《大西洋,地中海等海洋盐度,涨落潮海流流动因果实论》克洛德·举雷
当时创作和翻译的还有《崇祯历书约》、《物理小识》、《数度衍》、《泰西水法序》、《坤舆格致》、《旋韵图》、《几何体论》、《几何用法》、《太西算要》、《西儒耳目资》、《远西奇器图说》、《学历小辩》、《日月星晷式》、《浑盖通宪图说》、《经天该》……等七千余册。
而在清代出版的著述只有:南怀仁《仪象志》、《仪象图》、《坤舆全图》和《坤舆图说》以及利类思《狮子说》,等等。数量相比明代可说是极少,且基本都只是传教士所作。
在徐光启的科学思想中,“翻译”是基础,是向西方先进科学文化学习的必由之路。作为皈依传教士利玛窦的基督徒,徐光启并没有选择宗教典籍,而首先选择翻译《几何原本》。他说:“《几何原本》者度数之宗,所以穷方圆平直之情,尽规矩准绳之用也。……既卒业而复之,由显入微,从疑得信,不用为用,众用所基,真可谓万象之形囿,百家之学海,……”3
第一次向中国说明了几何学的本质。他说:“下学功夫,有理有事。此书为益,能令学理者怯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故举世无一人不当学。”4尽管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使得封建士大夫并未普遍理解,“而习者盖寡”,但徐光启认为“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即又以为习之晚也”“窃意百年之后必人人习之”4,即认为《几何原本》是百年后人人必读之书。
“今天,当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时候,当我们认识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时候,徐光启‘会通超胜’的科学思想就更加闪射出熠熠的光辉。
--
FROM 119.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