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取胜所以要选择策略啊,辽史你贴过了,唐兴寨,遂城长编都有说。保州,北平寨为啥辽史不提?不利的除了瀛州一概不提,攻击定州大阵不利为啥不提?这不是野战么?还是你觉得根本不存在,是瞎编的?你有证据么?洺州明明没打动绕过,却说退之?人家才一两万人,都在,咋没来追击进攻你左路萧达览统帅的十余万人就叫退么?贝州,冀州,不是也没打动么?为啥不说都被击退了?
辽史记载的和议过程也不符合逻辑,与宋史 长编矛盾(前面贴了),王继忠一个叛臣怎么敢私自联络?宋要求和,怎么会给一个下级官员,叛臣联络?真宗在亲征之前就提到辽方和谈提议没有诚意,不讨伐打击,就算议和也不会有成果。综合看,辽方通过王继忠传递和议提议才合理。
辽史站在契丹角度,春秋笔法而已,人家基本不瞎编,站在萧太后对外说辞角度,就是可以说我刚听说宋人求和,恩准继续进行啊。记载还没那么说,说善补奏报,这更没责任啊,善补说的,善补也没有问题,之前不管干了啥我也可以奏报这事儿啊。具体细节有些话可以在宋史里说啊,反正是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不必要非要不给面子。
富弼是主和派,事后都不得不承认,你说外交辞令,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说,耶律真也是外交场合,咋不回怼?即便是主和派,只说战场形势也根本不够,最后是拿宰执与武将推动,一旦获胜,会导致权臣出现,武将坐大来吓唬真宗,要是形势阵不行,哪用这么费劲?
【 在 karin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在复制宋方的膨风战报呢,一败,再败,三败之后的辽军不但不回去,还一个劲的向南突破。辽军再怎么勇敢不怕死,但也不敢拿皇帝和太后来自投罗网吧。同样对照下辽方的记录吧,”甲子,以青牛白马祭天地。丙寅,辽师与宋兵战于唐兴,大破之。丁卯,萧挞凛与宋军战于遂城,败之。庚午,军于望都。冬十月乙酉,以黑白羊祭天地。丙戌,攻瀛州,不克。甲午,下祁州,赉降兵以酒脯。祭天地。十一月癸亥,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遇宋兵于洺州,击退之。甲子,东京留守萧排押获宋魏府官吏田逢吉、郭守荣、常显、刘绰等以献。丁卯,南院大王善补奏宋遣人遗王继忠弓矢,密请求和。“ 你觉着辽军不停南突,是信的哪方的战报。
: 前面我转过富弼关于河北防务的奏折中的话,和外交辞令相比,哪个更接近实际。”景德年中闭门自守,皆使出而接战者也。当时守城不敢出,敌兵堂堂直抵澶渊,几至渡河,为京师患“,后来王超儿子也回忆当年,”咸平、景德中,赐诸将阵图,人皆死守战法,缓急不相救,以至于屡败“。师长杨延昭发表下军人收复旧疆的豪言壮志,压根进不了宋廷的议事日程,都不及王钦若陈尧叟的南迁建议的讨论效应。后世史家,如果仅看宋朝的膨风战报,的确会很纳闷
--
修改:bocaj FROM 222.131.246.*
FROM 222.13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