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围魏救赵”和官渡之战摘清,逻辑是不一样的
曹操分兵劫乌巢,派兵多少,什么兵种?他派兵少了能不能劫成乌巢?派兵多了大营是不是空虚?
袁绍分兵救乌巢,派兵多少,什么兵种?他派少了是不是没用,派多了是不是大营空虚?
前面大家都正面刚,好容易有了个曹操分兵的机会,应该趁机刚正面,派少量并回援拖延一下;还是大部队回援放弃难得的攻破曹营的机会?
这个就叫猜疑链,是没有止境的。要靠临场信息做决断
任何决策都有风险,且风险高低未可知。不是事后分析这么简单。
【 在 defeatyo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是开上帝视角
: 咱说事实啊,袁曹已经相持几个月了,可见曹操大营并不容易拿下,不然怎么能拖几个月呢?
: 现在曹操去劫乌巢,正常人就该全力去救乌巢,偏偏袁绍自以为高明,盲目套用古人,所以一败涂地了
--
FROM 211.10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