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立老四,老大就不会有后代了,老四是心狠手辣。
朱棣靖难当皇帝后,老大的后代几乎灭绝了。
朱允炆应该是死于兵乱。
清朝修《明史》之时,对于朱允炆的最终下落,曾展开激烈争论,最终决定采用“自焚说”。这也是明朝的官方说法,毕竟明成祖朱棣要登基为帝的前提是确认上一任皇帝已死,但由于当时没有新的证据百分之百支持该说法,不好就此盖棺定论,所以又将民间野史中朱允炆出逃的说法加入进去。
因此《明史》之中是这般记载的: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或云帝由地道出亡”。
要这么看的话,似乎建文帝朱允炆的确逃出生天了,已经是实锤了,但是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
其实关于朱允炆的下落,《明史》之中有一句话,更具有参考性,更耐人寻味。
“乙丑,至金川门,谷王橞、李景隆等开门纳王,都城遂陷。是日,王分命诸将守城及皇城,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
这段记载可以说很普通,很平平无奇,但是却有一个细节耐人寻味,这其中的关键是朱棣既然已经进入南京,为什么没有一鼓作气攻入皇宫,而是“还驻龙江”?
这里的龙江应该是指金川门附近的龙江驿,当时就是谷王朱橞和李景隆开的金川门,才使得朱棣轻松拿下南京,朱棣既然是还驻,应该就是指龙江驿。
朱棣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结合现实来说,朱棣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也是一个心狠手辣的主儿,大家想想,他是那种被动接招的人吗?
肯定不是。
他这种人最喜欢的就是把握主动权,使得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如果他顺势攻入皇宫,该如何面对侄子朱允炆呢?
如果朱允炆来一句,叔叔不是来铲除奸臣的吗,你把那些奸臣都杀死,然后班师回朝吧。
朱棣该怎么做呢,杀了不配合的朱允炆?
虽然他已经造反了,但好歹有清君侧这个遮羞布,哪怕是这个遮羞布很烂很烂,但也是“师出有名”,但是亲自进宫逼死亲侄子朱允炆这个皇帝,那么将是直接撕了这层遮羞布,背负的骂名可太大太大了。
而且这种事情,即使自己再遮掩也遮掩不住,叔叔进了一趟宫,皇帝就死了,你就是说出花来,大众也不是傻子,肯定能猜出其中猫腻。
不杀吧,就这样留着不配合的大侄子也不是个事儿。
所以朝着光明一面来想,朱棣这样做,是留给朱允炆自处的时间。
无非就是想朱允炆可以识时务为俊杰,要么逊位让国,要么自杀,这样自己就不用背负杀侄之名。
朝着阴暗一面或者说朝着现实一面来说,朱棣似乎也没必要让朱允炆逊位让国,朱允炆是侄子,自己是叔叔,让他给自己逊位?
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吗?
而且这不是坐实了自己是造反逼迫侄子退位的罪名了吗?
再参考朱棣登基以后,否认建文帝朱允炆的存在,并且篡改《太祖实录》等史料,抬高自己地位,说道明太祖朱元璋在太子朱标死后,曾有意立他为太子,因为朝臣反对,加之跳过老二秦王和老三晋王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度,才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所以心高气傲的朱棣,是不需要侄子朱允炆逊位给自己的。
再参考一点,那便是朱棣起靖难打到南京之际,因为朱允炆如同祖父朱元璋一般对宦官苛刻,或者说是出于限制宦官干政的想法,对于宦官是多方限制,所以有不少宦官投靠了朱棣,为其提供诸如南京防御的情报。
所以很有可能,进入南京以后,朱棣之所以没有一鼓作气地攻入皇宫,就是不知道怎么面对和处理侄子朱允炆,害怕朱允炆不配合,事情会脱离自己掌控。
所以先“还驻龙江”,再派心腹率领精锐,在宫中的宦官配合下,杀死了朱允炆,然后再放火烧了皇宫,搅浑了局势,最后派心腹宦官急匆匆入宫过去查看,找出帝后二人尸体,这样一来,朱允炆与皇后自焚死了,国赖长君,自己登基成为皇帝也是顺理成章。
登基以后,又在民间故意传播朱允炆出逃的假消息,加之民间普遍同情朱允炆这个失败者,这个假消息自然是越传越广,那么自己背负的骂名自然而然就减轻了很多,不然自己被实锤了逼死亲侄子的话,骂名肯定更大更多。
同时为了配合自己的减轻骂名计划,朱棣又在官方记载中,有意无意地留下朱允炆已经出逃,自己也是派人多方寻找的记载。
基于现实,基于朱棣霸道狠辣的性格来看,建文帝朱允炆很可能早死在宫中起火之前,被朱棣派人杀死,然后一场大火烧掉所有痕迹。为了减轻自己骂名,朱棣登基以后,又故意放出假消息,营造朱允炆已经逃出生天的假象,使得大众的注意力在于朱允炆到底有没有出逃,到底逃到了哪里,而不是在于朱棣逼死侄子的方面。
--
FROM 120.19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