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早期主要两个手段约束,一个是财权,另一个是入相,财权最开始是中央派人掌管藩镇的财政,入相是节度使干到一定年份就回京挂上平章事的头衔,可以真掌政事,可以荣衔养老,也可以再外派
但是财权很快就由于财政压力太大不得不放回藩镇手里,而入相制度被李林甫取消了,结果很快就反了安禄山,朝廷自身弱不禁风,不得不依仗给其它节度使更多好处来对抗,于是恶性循环
感觉那个年代确实中央很难管理边疆的封疆大吏,仔细想想,靠中央给藩镇军队发工资来控制节度使完全不现实,军队规模小还行,规模大只能让藩镇自己想办法,然而军队自己养自己,自然不把朝廷看在眼里;而入相制度要严格长期执行也有困难,也许长期和平年代还可,最大问题就是如果边疆长期压力大,把熟悉情况又有经验的第一首长突然调回首都然后换节度使,真碰上外敌强大就是抓瞎
李唐早期靠中央功臣宿将还能压制外边的节度使,后来就不行了
【 在 lozq 的大作中提到: 】
: 节度使制度本身就有bug,割据迟早的事,南朝挂将军号的藩王刺史照样说反就反
--
FROM 106.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