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马良之弟,素有才名,得到诸葛亮赏识。刘备临终前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但诸葛亮并未听取。北伐时期,诸葛亮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结果蜀军在街亭惨败给魏将张邰,诸葛亮退军汉中,马谡下狱后死亡(一说是军法处死),终年39岁。
他一生中最出名的事件是失守街亭,被斩。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向来对他倍加器重,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在当时蜀汉政权的同僚中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连后来接替诸葛亮为丞相、被称为蜀汉“四英”之一的蒋琬,也称赞马谡为“智计之士”。
第一:马谡水平很高,为何失败?
第二,马谡为何被刘备看扁
第三,诸葛亮为何要用马谡
我觉得,第一,马谡能在一堆名臣中天天吹,肯定是有水平的。
第二,刘备盯着马谡,主要害怕马谡,马谡能力太强容易出事。
第三,诸葛亮这波基本上没用的人,所以一代名帅马谡不得不上吗。
至于失败,我觉得主要是诸葛亮的责任,诸葛亮给马谡安排俩刺头,所以马谡指挥不动。
另外什么当道扎寨属于扯淡,军事瞬息万变,这些对于马谡都是小儿科。
最关键的是,马谡面对的是魏国名将张邰,马谡基本上是文官,在军事方面再强,手底下刺头不听也没招,而论冲锋陷阵,马谡又远不如张郃。
所以马谡面对张郃,就是赵云给他冲锋,估计也难赢。毕竟魏军实力太强大了。
最后,诸葛亮推脱责任杀了马谡。
其实诸葛亮责任最大。
--
FROM 120.2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