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南阳,四战之地,逃命都不够,有啥躬耕的?
对于三国的历史,最好看三国志,南朝人写的历史比司马光到处抄抄的文字准确得多。
诸葛亮也就是在28岁前躬耕。他一边躬耕,一边学习,一边等待出山。他的28岁前的朋友圈在哪?在襄阳啊。三国志写的很清楚,天天和襄阳徐元直谈天论道。他怎么可能躬耕于150公里之外的南阳(原宛城),中间还隔着山隔着水?除非他天天穿越到现代,天天坐直升飞机。
现在有人北京顺义上班,都不敢住直线60公里的房山。
【 在 pg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就是正史对于诸葛亮在南阳、襄阳生活状态的定性。
: 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初,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这句话就是对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的补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几层含义,一开始(说明后来发生重大变化)诸葛玄诸葛亮投靠刘表确实寓居在襄阳,古文用词很精准,寓居就是短期寄居借住。诸葛玄死后,情况发生巨变,诸葛亮失势没了依靠、生活没了来源,只好远离是非之地的襄阳去南阳长期躬耕、种地养活自己。
: 历史文化符号的定性是不容篡改的。
--
FROM 59.10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