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制一条格》卷16)第五鼓励开荒政策。第六农付业全面发展政策,提倡植树,谁植归谁。第七贮粮与互助政策。为了保证以上政策的贯彻执行,忽必列又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兴建农田水利、推广农业生产经验,还颁布了农业十四条,把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措施以条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之制度化。
因此,忽必烈“在位四十年,崇本抑末,丁宁致意,不徒文告,其识见跨辽金,而绍汉之文景矣。”总之,“有元一代,养民之政,不下汉宋,其循古而行者,农桑之重,赋税之轻,深仁湛惠,皆文景之遗风也。”(《元史新编》卷87)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
元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与元代统治者所采取的知识分子政策和文化政策有直接关系,可以说是正确的政策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忽必烈在这方面做得尤其突出,他特别注意吸收前人的文化和技术,大力收罗知识分子,刘秉忠、张文谦、王拘、郭守敬等一大批学者很早都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至元一卜二年(公元1275年)忽必烈即“诏遣使江南,搜访儒、医、僧、道、阴阳人等。”(《元史》卷8)第二年二月,南宋将亡,忽必烈特下诏命令“临安新附州司县官吏士民军卒人等:秘书省图书,具以名闻。
名山大川,寺观庙宇,并前代名人遗迹,不许拆毁。”(《元史》卷9)同年三月又“救诸路儒户通文学者三千八百九十户,并免其摇役。”四月“行江西都元帅宋都带以应诏儒生、医士郑梦得等六人进,救隶秘书监。”同时“免大都医户至元十二年丝银。”(同上)又多次下诏,征调一些在野的著名学者、文学家到朝廷里工作。
【 在 hotpear 的大作中提到: 】
: 01
: 发展原因
: 蒙古统治者最初南进时不太讲究政策和生产,致使原来许多良田变为牧场,北方农业遭到破坏,但是从蒙哥,特别是从忽必烈执政以来改变了做法,他与汉族士大夫积极合作,制止毁坏良田,注意发展农业生产。1251年他哥哥蒙哥即汗位后,忽必烈受命治理漠南地区,即着手恢复农业。
: ...................
--
FROM 114.2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