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jianshu.com/p/215945b97796 昨天看了一下墨家的相关资料介绍,墨家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与儒家道家并称的大家,儒家代表孟子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墨子)”,法家代表韩非子并称儒家和墨家为“世之显学”。《韩非子·显学》记载:“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可见在那个时代墨家对社会的影响之大。
不过儒道在我国流传几千年,一直薪火兴盛绵延不绝,但墨家却在西汉之后就几近灭绝,两千年来只存在于典籍之中。纠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墨家的要求太高,墨家贤士不仅以博学雄辩著称,而且文武全才,颇有锄强扶弱的游侠之名,还精通军事战略战术,甚至站在当时科技领域的最前沿,能制造各种精巧的器具和军事防御设施,生活方面还要求简朴耐劳能吃苦有奉献精神,墨家有严密的组织,要听从首领的号令,墨家弟子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培训。既然门槛这么高,那就比较难以传承。
第二,墨家和儒家一样有舍身取义的崇高道德教诲,但墨家这种教条可不像儒家那群文弱书生那样只是用来忽悠别人说说而已,讲究的可是身体力行。比如墨子本人为了阻止楚国攻宋,不仅让三百多弟子进驻宋国修筑防御工事指挥传授防御战略战术,而且只身涉险前往楚国劝阻楚王放弃攻宋的念头,差点被杀;还有,后来墨家有一任领袖孟胜,为了信守承诺帮阳城君守住领地,在明知守不住的情况下不愿逃走,和一百多墨家弟子力战而死,派遣突围出去报信和传位的两个墨家弟子,在完成任务之后,不顾新任钜子(墨家领袖的称呼)的反对和命令,返回战场追随前任钜子也是力战而死。虽然可歌可叹,但也未免太过迂腐,不知道保存实力也难怪难以传承下去。人总要先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才能去帮助别人,否则就帮助不了任何人。义薄云天,舍身赴死,这也是墨家学派在中国历史上缺席了两千多年的重要原因之一,否则说不定我国会是辉煌无比的千年科技大国。
第三,不愿为强者所用。墨家在治世的政治理论上一直秉承锄强扶弱的崇高理念,先进的军事战略战术也多以防守为主。对君王统治阶级来说,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强者不为我所用必灭之。特别是到了汉朝“独尊儒术,罢黜百家”时期,墨家更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逐渐灭绝。墨家多为手工业者、底层人民,所以组织理念的多为助贫扶困,那在弱肉强食的现实世界就意味着与强者对抗,再加上强调过简朴吃苦的生活,为上层统治阶级所不喜,自然就日渐式微。其实要照顾弱者还是得依靠强者,像道家儒家与统治阶级强强联合,再去影响统治阶级实施仁政,才是明智可行的大道,历史社会现实已经告诉了我们这一点。
所以,墨家因为墨守墨规,最终墨门尽墨了。
--
修改:Forwarding FROM 14.26.12.*
FROM 14.2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