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家里就是普通农民吧?只不过他自己不愿意种地,游手好闲而已。
1、他得了天下曾经问过他爹,大意是:您曾经说我不务生产,还拿我和二哥比。如今我挣下这份家业,比二哥如何?他爹一时无语。。。他二哥就是个普通农民,凭着种地的本事,也过得不错。
2、他大哥死得早,他不知分寸,还带着朋友跑到大嫂家里去吃饭,被大嫂冷落(好像是用刮锅的声音表示没吃的了),然后他得了天下给他侄子一个“羹颉侯”的封号表示讽刺。抛开这里边的人性不谈,就说反映的经济状况:寡嫂带着孩子照样能顶门过日子(当时妇女是参加生产的,吕氏遇到那个说她后必富贵的算命先生时就是在田间劳动。)。就这,后世那么些王朝还真不是个个能做到的。
3、他要是愿意务农生产,按照秦朝法令,应该会在成年分家之后分到一定的田亩。如果如他二哥般勤劳,温饱不成问题。他大哥家缺了大哥一个壮劳力,凭着大嫂都能顶面过日子,偶尔小叔子还能去混个饭(刮锅那次之前已经混过很久饭了。最后是忍无可忍才刮锅的。),说明当时的社会生活没那么过不下去。
还有,就他这种游手好闲的人,在秦朝(不是统一前的秦国)还能活下去,而且还能混个亭长当当。。。要说啊,得亏他不是生在商鞅时代的秦国。商鞅时代,是绝对不会允许这样的二流子存在的,早就拉到军队里扛大包垫马蹄子了。说明什么?说明秦朝统一之后的法令比统一之前要宽松很多了。
我还是之前的观点:秦可能没有那么好,但也绝对没有后世儒家说的那么“暴”。如今的“暴”的名声,有后世儒家两千多年来孜孜不倦的抹黑的成分。可能50%的灰度,被儒家描成了纯黑。这里边原因很多,我觉得吧:一、秦统一天下后,得罪了儒生——郡县制需要大量实干的基层官吏,原来靠耍嘴皮子就能混饭吃的岗位急剧缩减,很多儒生不适应。二、儒家本身有“道德洁癖”,正好有个短命的仇人,不拿来写黑材料就可惜了。
【 在 olddognewwit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载的这几个人,包括刘项,都不是正经的搞生产的老百姓,他们可能愉快,黎民百姓可不是。
--
修改:whx83 FROM 117.107.176.*
FROM 117.107.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