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烁其次的说什么1928年换取苏联四个油田,是什么意思?有任何证据表明日本获得了四个油田?
1928年至1937年间,萨哈林石油公司(苏联成立的)的产量基本上稳步增长,特别是在1929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后,石油产量一路飙升。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与生产技术的改进,萨哈林地区石油产量已接近国家计划指标。
与此同时,日本的北桦太石油公司的石油产量虽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受1929年危机及其余波影响,后期增长相对缓慢且出现反复,产量被苏联的萨哈林石油公司赶超(1932年开始)。与北辰会相比,北桦太石油公司规模更大,开采能力显著提升,政府资助愈来愈多。
收回北萨哈林主权后,苏联广泛搜集日本占领期间积累并保留下来的地质、勘探和生产技术等信息。《苏日基本条约》规定,苏方负责勘探与开采区域的划分。为了限制日方影响力,苏方有意将工作区域划分成棋盘状并使双方产区交错分布。20世纪30年代,苏日曾多次约定共同考察北萨哈林油田,而且在共同勘探权限到期时约定将此权限延长五年。尽管双方均有一定的合作意愿,但由于目标相差悬殊,合作成效不尽人意。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包含石油在内的资源短缺问题愈加突出。在日本深陷中国战场之时,苏日关系持续恶化,日本在苏联承包的各项租让项目多数已无法落实,只有石油开采一项仍然有效。虽然开采协议依旧生效,但日本突然发现议定书中隐藏着“定时炸蛋”,即日本在经营过程中须遵守苏联法律,接受苏联劳动部门监管。在苏联政策日益收紧的背景下,北桦太石油公司更无法全力投入生产,产能暴跌。同时,突如其来的苏联肃反运动蔓延到遥远的萨哈林岛,萨哈林石油公司很多领导和员工因所谓的“里通日本”而遭受迫害。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停止向日本出口石油,日控油田的生产权仍予以保留。
后面的问题,我前文详细说了,日苏中立条约达成的“日本承诺放弃在北萨哈林的所有权益,苏联对日提供足量石油,两国约定数月内签订新条约”原则承诺,根本没有实施。苏德战争爆发,萨哈林石油资源变得对苏联重要起来,1941年至1945年,萨哈林石油公司共生产300万吨燃料,战争期间得到充分利用,奥哈至哈巴罗夫斯克输油管线也建成投产,为苏联的战争需要提了有力的能源支持。而,1942年中途岛战役结束后,日本逐步丧失制海权,后面就算苏联肯卖,自己能产,也无法保证运回国内的量。何况,苏联本身也需要,且1942年,日属矿区年产量已不足2万吨……
直到1944年3月,苏日才签订议定书,日本放弃在北萨哈林的所有权益,作为交换,苏联向日本提供500万卢布,在战后5年内每年向日本提供5万吨石油。在战争条件下,该条约未能兑现。甚至,日本之后提议以南萨哈林资源换取苏联石油的新构想,但遭到苏方的断然拒绝。
【 在 histospri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见附件图
: 日本之前控制油田是因为1920年的尼港事件,
: 不是你说的西伯利亚干涉。
: ...................
--
修改:Sabella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