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与兔结缘甚早。
在距今2.7万年至3.4万年的山顶洞人遗存中,曾发现百余件兔骨化石,可见当时已有猎兔之风。在距今五六千年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人骑兔的玉件。在甲骨文中,有“丁亥卜,贞王田,往来亡炎,获鹿二、兔二、雉五”等记载,说明猎兔已成贵族的休闲活动。
兔分两种,一是“穴兔”,一是“野兔”。
野生“穴兔”性温和,不怕人,喜挖洞,易捕捉,是家养兔的祖先。“野兔”则胆小,奔跑快,不会挖洞,难捕捉,一旦家养,后代即患佝偻病,无法繁殖。
“穴兔”原产于欧洲,中国约有10种野生兔种,都是“野兔”,外形似“穴兔”,但习性、生理特征迥异,到目前为止,全球尚无成功驯化“野兔”的记载。可《战国策》中明明记有“狡兔三窟”的故事,且“飞鸟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历来被视为常识,唐代韩愈曾记“役夫朝行迁之,迫之弗逸,人立而拱”的白兔,从习性看,很像“穴兔”。
对此,学者意见不统一。
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两种兔子都有,古人特意写成“嬎”(音同赴,“野兔”)和“皴兔”(音同俊,“穴兔”,又称狡兔),加以区分。
另一种观点认为,“穴兔”虽非本土兔,但张骞出使西域时已引进,在中国养殖了2000多年。
两说均为猜测,无实据,后一说法尤其可疑。“穴兔”在西方完成驯化仅五六百年,驯化地很可能在法国,张骞如何把未驯化的“穴兔”带回中原的呢?就算张骞能带回来,数量亦不会太多,DNA如此单调,能延续多久?
--
FROM 106.3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