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殷墟大司空遗址出土人骨线粒体DNA研究报告结论:将其测量数据与北方地区晚于殷墟商代晚期的人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殷墟中小墓居民与秦汉以后活动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古中原类型”居民应有一定的连续性,并为汉代以后北方汉族的形成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本实验中的样本NO.1-4均在现代汉族及南北各少数民族中发现了共享。而NO.5虽仅有1个共享序列, 但也在中国少数民族中有所发现。暗示殷墟中小墓居民可能作为华夏族的基底, 其基因历经三千年却并未消失, 而是在人群交流融合中沉淀下来并且扩散开去。
(作者:曾雯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佳伟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岳洪彬 王明辉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周慧 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朱泓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华夏考古》2018年第2期
--
FROM 222.13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