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3魔方基因数据库的资料显示,西夏王族李氏和魏氏后裔父系Y染色体大部分为D-Y14813,该基因基本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和陕西一带,大体上和西夏王国的疆域一致。该基因群体的爆发时间距今1430年前左右,正好是拓跋赤辞归顺唐朝的时间。
2020年,《欧亚大陆东部草原6000年的动态遗传史》中公布了蒙古帝国时期的蒙古高原的37个DNA信息,其中外蒙古一个方形墓的墓主DNA被提取检验,其父系为D1a2a-P47,正好是西夏皇族后裔D-P47-Y14813的上游。这座墓葬是方形墓,恰好证明该墓的墓主不是传统的蒙古人,因为蒙古人的墓葬是圆形的。可以推断,这个墓主就是融入蒙古的西夏王族,也就是“唐兀特”。
D-Y14813基因的分布情况
而鲜卑是东胡的主流,其Y染色体为C2,目前已经有多个墓葬的DNA信息可以证明。因此,这个发现也证明了西夏的拓跋氏并非鲜卑拓跋氏后裔。实际上,在北魏时期,拓跋氏曾经大规模赐姓“拓跋”,因此有许多外族改姓为了“拓跋”,而党项族中的领袖可能是在这时候改姓为“拓跋”的。而北魏皇族后来都改姓为了“元”,不再称拓跋。而党项拓跋直到北宋为了宣传自己是北魏皇族后裔,才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元”,例如西夏的建立者就是元昊。
那么D系来源于何处呢?D系和C系都是早期到达东亚大陆的晚期智人,因此被称为“老亚洲人”。D系早期的皮肤偏黑,个子比较矮,因此被称为“小矮黑人”。不过,随着民族的进化和交融,D系早已不是几千年前的体制特征了。在中国,D系基因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和青藏高原,其中藏族父系大约有55%为D系,而西南的彝族父系中的D系也可以达到三分之一。
D系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藏族也好,现代羌族也好,都是D系人群和古羌人(O系)融合而产生的,而古代的藏族恰恰也被视为羌族的一支。因此,羌族之中有高频率的D系基因,那是非常正常的。而党项族作为羌族中的一支,那自然也是D系和O系融合的产物,因此拥有两大父系基因也是非常正常的。另外,上海复旦大学对大地湾遗址中的人骨DNA进行了提取和检测,最终确认是D系,可见古羌人很早就曾经在西北创造了农耕文化。
--
FROM 222.13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