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不稳固的时候,立弟弟的也不少
康熙两立嫡长子,但同时又授予其他成年皇子部分权力,就是在两种制度间摇摆,是九子夺嫡的始作俑者
【 在 whx83 的大作中提到: 】
: 满清统治者是有游牧部落底色的,本身就是看重能力胜过长幼的,这和他们游牧生活方式有关:游牧生活要面对更多来自自然的生存挑战,因此对首领能力更看重,对长幼没那么看重。虽然入主中原后,满清推行汉人那套官僚制度,但那都是工具层面的东西(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统治。),内核其实没怎么变,或者即使变也不可能那么快、那么彻底。
: 中原政权其实也不是一直讲究立嫡立长,也分时候。一般风岁月静好时,讲究这个就多一些。一旦外部竞争压力增大,也是会考虑能力选择立贤的。我经常说的那个例子:带领赵氏打赢晋阳之战的赵襄子就不是嫡长子,他爹赵简子在选继承人时就考虑到了当时晋国国内各家的竞争,才选了他。
: 其实,如果把游牧部落面临的自然挑战也看做一种竞争(只不过不是来自人,而是来自自然),二者底层逻辑是想通的。
: ...................
--
FROM 136.22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