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纵深不是国境线,更不是天堑,是要拿武力维持的。天子守国门的意义就是方便与军队的联系,避免出现军阀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古代为什么会选择北京建首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un Nov 26 09:56:57 2023), 站内
:
: 永乐朝,燕山以北仍然有一定的战略纵深,这实际上是迁都的前置条件之一。到了仁宣时,虽然对于三部的南下不能完全拒止,但是尚能支撑。
:
: 土木之变的发生彻底改变了这一地缘战略格局。明军虽然赶走了瓦剌人,但是对于三部的南下完全无可奈何。好在他们野心不大,朵颜部驻牧于口外,与明军附近边镇形成共生关系。这时,“天子守国门”成了无可奈何,但尚可接受的一个局势。
:
: 接下来的转折发生在庚戌之变。那之后朵颜部彻底依附俺答。明军的北边防御压力骤增。天子守国门就成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
: 崇祯的话,的确是,事后来看,闯军攻下宁武关的时候,他就应该速速南下了。
:
:
: 【 在 AOC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明初天子守国门算很明智的做法,就是崇祯太榆木脑袋,李闯都打山西了,还不赶紧逃跑
: --
: ※ 修改:·molar 于 Nov 26 10:14:59 2023 修改本文·[FROM: 223.104.42.*]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223.104.42.*]
--
修改:molar FROM 223.104.42.*
FROM 221.2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