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09:31:08 2023) 提到:
再之后的记者问答在:
https://mp.weixin.qq.com/s/8ng3l1AQzcsyLWoshEGF2w国家文物局 2023-12-09 19:27 发表于北京
首先,请李群部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 李群:
各位媒体朋友,“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探源工程以田野考古工作为基础,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多学科联合攻关为支撑,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与文化的重大科研项目。
2020年探源工程第五阶段实施以来,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的时空范围,围绕辽宁建平牛河梁、山东章丘焦家、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川广汉三星堆等二十九处核心遗址,在深化对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整体认识的同时,聚焦关键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精心设计多学科综合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下面,我对探源工程取得的最新成果作简要介绍。
一、深化了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认识
项目研究认为,大约从距今约5800年开始,中华大地上各个区域相继出现较为明显的社会分化,进入了文明起源的加速阶段,可将从距今5800年至距今3500年划分为古国时代和王朝时代两个时代,其中古国时代可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小阶段。与探源工程第四阶段相比,对古国时代的认识更加深化。具体来说:
在古国时代的第一阶段,大约为距今5800—5200年前后。以西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为代表,考古发掘工作发现并确认该遗址第一地点是由9座台基构成的大型台基建筑群。出土各类泥塑的著名的“女神庙”就坐落在其中一座台基上,这座台基规模宏大,目前的残存高度4.6米以上。这一发现对了解牛河梁第一地点的建筑关系和祭祀性质意义重大。
古国时代第二阶段,大约为距今5200—4300年前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开始衰落,而黄河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明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社会分化进一步凸显,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加强。
焦家遗址新发现了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城址,这是目前黄河下游最早的史前城址。新发现的高等级墓葬有多重棺椁和随葬玉石陶礼器的制度化表现,是中华文明礼制物化表现形式的源头之一。近三年来,良渚遗址的考古工作围绕水利系统展开。塘山以北的良渚外围新发现近20条水坝,在更远的径山、德清等地也发现了水坝的迹象,C14年代都是距今5000年左右,和原有的11条水坝属于同一系统。
古国时代的第三阶段,大约为距今4300—3800年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社会发展陷入停滞,中原和北方地区后来居上,开始新一轮的文明化发展,进而形成了一个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奠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基础。
2022年,在石峁遗址皇城台发现的转角浮雕,为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雕的年代、建筑性质的判断提供了关键性证据。在大台基西侧200余米处,首次发现以石墙框界、成排分布的贵族专属墓地。陶寺遗址确认了一处迄今所知最大的史前时期夯土建筑基址,面积达6500平方米,主殿总面积540余平方米,是目前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单体夯土建筑。
距今3800年以后,进入王朝时代。以二里头遗址和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考古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二里头遗址中心区新发现多条道路和道路两侧的墙垣。这些道路和墙垣把二里头都城分为多个方正、规整的网格区域,显示当时的社会结构层次明显、等级有序,暗示当时有成熟发达的统治制度和模式,是二里头进入王朝国家的最重要标志。三星堆遗址的突破性工作,是初步摸清了祭祀区的分布范围和内部结构,新发掘清理了6座“祭祀坑”等大量重要遗迹,出土文物12000余件(完整器2300件)。研究表明,8座祭祀坑的埋藏年代集中在商末周初(即距今约3100—3000年)。
二、多学科协同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多学科协同的理念在各核心遗址得以贯彻,系列年代样品的获取,古环境复原、遥感测绘、动植物遗存筛选(浮选)等,已成为田野考古工作的新常态。实验室分析技术与田野考古工作不断融合,信息获取水平大幅提升。同时,考古方舱和考古现场文物保护移动实验室的应用,促进了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紧密结合,也为未来的田野考古工作提供了可行的发展方向。
其中,年代学研究重点解决了石峁皇城台、内城、外城空间布局的年代,初步确定皇城台的始建时间不应早于公元前2200年,最后废弃的时间可以晚至公元前1600年。针对山西碧村遗址的白灰地面开展了测年方法研究,填补了国内白灰面遗迹测年方法的空白。
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环境考古以及稳定同位素分析、古DNA分析的协同研究,探讨了重点区域谷物种类与种植业发展状况、家畜驯养与动物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先民饮食与家畜饲养策略等。研究表明,距今7000年以来,生业经济反映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并在文明化进程中有不同的演进模式。
中原及北方地区显示出明显以粟为主,黍、大豆、水稻为补充的混合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黄河上游为主的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偏干,畜牧业有一定的比重。新石器时代晚期,甘青地区在全新世气候波动性冷干化的背景下,牧业比重逐渐增加。
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重要水田遗迹表明,稻作农业发展是推动长江中下游地区复杂社会进程并造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长江流域的山地丘陵坡地不适合谷物种植,但可以提供相当数量的天然动植物食物资源,狩猎采集经济在新石器文化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一定比重。
在家畜饲养方面,家猪和狗仍然是各地区主要饲养种类,龙山文化晚期,牛羊在各地区普遍出现,与本地猪狗共同饲养,尤其是黄牛的饲养越来越依赖粟作农业,形成新型的共生资源开发模式。
古代人群食性分析研究显示,新石器晚期各区域文明中,尚未出现较为明显的不同社会等级的取食结构差异。
此外,手工业生产的研究结果也可圈可点。研究发现,大约在距今3800年前后,中原地区手工业生产技术发生了质变。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域突然集中出现璋、钺、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同时延续数千年的绿松石工艺突变,与青铜组合出现新型礼器。
以上是探源工程第五阶段的新进展。很多工作还在进行之中,目前的研究结论必然还是初步的和阶段性的,还有许多历史之谜需要破解,还有许多重大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和研究达成共识。2022年,科技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推动了探源工程的衍生项目——“北方地区旱作农业起源与发展”和“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1000年核心都邑的综合研究”的立项,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关键阶段,从时间、空间地域和研究视角进行了主动性的补充。
下一步,国家文物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进、深化探源工程,推动考古探索、文献研究和自然科学技术手段的有机结合,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 陆进:
感谢李群部长的介绍。让我们对探源工程最新成果的基本情况、预期成果有了更多了解。
☆─────────────────────────────────────☆
Braun (Wernher Von Braun) 于 (Mon Dec 11 09:44:44 2023) 提到:
缺了南佐遗址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之后的记者问答在:
https://mp.weixin.qq.com/s/8ng3l1AQzcsyLWoshEGF2w: 国家文物局 2023-12-09 19:27 发表于北京
: 首先,请李群部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 ...................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09:53:11 2023) 提到:
南佐,估计得下一期/批了吧。。。
【 在 Braun 的大作中提到: 】
: 缺了南佐遗址
:
☆─────────────────────────────────────☆
freesoul (灵魂浪子) 于 (Mon Dec 11 10:00:26 2023) 提到:
牛河梁这个,光是台基工程量比较大就说进入古国啥的感觉牵强了些,你咋看?@molar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之后的记者问答在:
https://mp.weixin.qq.com/s/8ng3l1AQzcsyLWoshEGF2w: 国家文物局 2023-12-09 19:27 发表于北京
: 首先,请李群部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 ...................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0:53:23 2023) 提到:
首先,倒不光是这些台基,台基上还有高等级墓葬和女神庙。这作为目前所见东亚最早的此类祭祀性遗迹,作为进入“古国”的标志,还算够的。
其次,从实地可以看到,那台基的确是工程量大,因而发掘工作量也就大。重点强调这个,一个是这些是这回主要做的事儿,在一个也是展现一下儿工作量吧。毕竟“探源工程”是个几十年的长期工程。要想持续要到钱,总要有个交代。。。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牛河梁这个,光是台基工程量比较大就说进入古国啥的感觉牵强了些,你咋看?@molar
☆─────────────────────────────────────☆
freesoul (灵魂浪子) 于 (Mon Dec 11 11:07:22 2023) 提到:
这样的话,巨石阵这种岂不就古国了,还有一万多年前的哥贝克力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倒不光是这些台基,台基上还有高等级墓葬和女神庙。这作为目前所见东亚最早的此类祭祀性遗迹,作为进入“古国”的标志,还算够的。
: 其次,从实地可以看到,那台基的确是工程量大,因而发掘工作量也就大。重点强调这个,一个是这些是这回主要做的事儿,在一个也是展现一下儿工作量吧。毕竟“探源工程”是个几十年的长期工程。要想持续要到钱,总要有个交代。。。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Mon Dec 11 11:35:07 2023) 提到:
考古在这方面其实是有局限的,工程量大的一般都是晚期,
秦国历史应该从养马的时候算起,还是从咸阳城修好以后算起?
但是养马的时候,你没办法考古。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发布会实录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11 10:00:26 2023), 站内
:
: 牛河梁这个,光是台基工程量比较大就说进入古国啥的感觉牵强了些,你咋看?@molar
: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 再之后的记者问答在:
https://mp.weixin.qq.com/s/8ng3l1AQzcsyLWoshEGF2w: : 国家文物局 2023-12-09 19:27 发表于北京
: : 首先,请李群部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mysmth.net·[FROM: 223.70.153.*]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Mon Dec 11 11:35:56 2023) 提到:
巨石阵和哥贝克力的规模都很小。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话,巨石阵这种岂不就古国了,还有一万多年前的哥贝克力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1:51:46 2023) 提到:
西周“保西垂”时期的秦人遗迹现在是找到了的,在清水、礼县一带……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考古在这方面其实是有局限的,工程量大的一般都是晚期,
: 秦国历史应该从养马的时候算起,还是从咸阳城修好以后算起?
: 但是养马的时候,你没办法考古。
: ...................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Mon Dec 11 12:05:40 2023) 提到:
二里头在史书里只是夏朝中晚期的城池,
而早期的城池也没挖到,而且就算真有,也没法跟二里头相比。
算工程量是很有局限性的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发布会实录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11 11:51:46 2023), 站内
:
: 西周“保西垂”时期的秦人遗迹现在是找到了的,在清水、礼县一带……
:
:
: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 考古在这方面其实是有局限的,工程量大的一般都是晚期,
: : 秦国历史应该从养马的时候算起,还是从咸阳城修好以后算起?
: : 但是养马的时候,你没办法考古。
: : ...................
: --
: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m.mysmth.net·[FROM: 111.201.66.*]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2:08:10 2023) 提到:
呃……啥意思?是在说秦人啊,跟二里头有啥关系……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二里头在史书里只是夏朝中晚期的城池,
: 而早期的城池也没挖到,而且就算真有,也没法跟二里头相比。
: 算工程量是很有局限性的
: ...................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Mon Dec 11 12:23:30 2023) 提到:
现在能挖到的都是晚期,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呃……啥意思?是在说秦人啊,跟二里头有啥关系……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2:48:35 2023) 提到:
不大能明白这个跟前面的有啥关系。。。
那贴是因为前面你提起“秦国历史应该从养马的时候算起”,而回应说,秦人给周人养马的时候的遗迹已经找到,在礼县、清水一带。。。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现在能挖到的都是晚期,
: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Mon Dec 11 14:13:33 2023) 提到:
要探源,就不能只看工程量,工程量都是晚期才有的。
二里头也好,陶寺也罢,都是晚期。
早期是很难通过考古来探明的。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发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发布会实录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Mon Dec 11 12:48:35 2023), 站内
:
: 不大能明白这个跟前面的有啥关系。。。
:
: 那贴是因为前面你提起“秦国历史应该从养马的时候算起”,而回应说,秦人给周人养马的时候的遗迹已经找到,在礼县、清水一带。。。
:
:
: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 现在能挖到的都是晚期,
: :
:
: --
: ※ 修改:·molar 于 Dec 11 13:44:25 2023 修改本文·[FROM: 111.201.66.*]
: ※ 来源:·水木社区
http://www.mysmth.net·[FROM: 111.201.66.*]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4:44:10 2023) 提到:
这不是一件事儿,“探源工程”的“探源”是要探“文明”的“起源”,而不是“文化”的“源头”。这二者的区别是:前者要搞清楚的是,某考古学文化发展到了什么时候,就“上了一个台阶”,达到了“文明”这种比较“先进”的水平了;而后者要搞清的是,某考古学文化,其中比较具有特色的元素,来自于哪里,来自于什么更早的考古学文化。所以“探源工程”要找的,正是能够标志“文明”的特色元素,“工程量”是其中之一。
而要说“文化源头”的话,也是可以“考古来探明”的啊。比如,现在比较明确的是,二里头文化是来自“煤山类型”,再往上庙底沟二期文化,再往上是仰韶文化的本地类型等等。
【 在 Baronet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探源,就不能只看工程量,工程量都是晚期才有的。
: 二里头也好,陶寺也罢,都是晚期。
: 早期是很难通过考古来探明的。
: ...................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Mon Dec 11 14:54:51 2023) 提到:
“古国”这个概念,是苏秉琦提出来的。它是要标志一种“高于氏族部落、稳定的、独立的政治实体。”
哥贝克力遗址所含考古学文化的源和流,我不是特别清楚。不过单纯卡标准,能不能叫“古国”得看其具体文化面貌和指标。要真符合,也无不可。
只不过,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古国”这个概念,是苏为了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而提出来的。它也是后来“古国-王朝”或“古国-方国-帝国”理论体系的一部分。而这种理论架构,是否能够直接搬到小亚,那得具体看。只不过从当年从小亚得出的标准放到中国来得到的结果不让人满意来看,反着放回去的效果也悬。
毕竟,每个原生文明,都应该有它自己的起源叙事。
【 在 freesoul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样的话,巨石阵这种岂不就古国了,还有一万多年前的哥贝克力
☆─────────────────────────────────────☆
azuresea (haha) 于 (Mon Dec 11 23:10:50 2023) 提到:
有些部分说的很不准确。比如玉器这里:“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域突然集中出现璋、钺、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这种大型薄片状玉器是典型的马家窑-齐家-石峁玉器风格,传承自更早的仰韶,有些人称作“华西系玉器”。仅玉璋石峁就发现了数十件,而二里头仅有四件,石峁也发现了柄形器。
【 在 molar 的大作中提到: 】
: 再之后的记者问答在:
https://mp.weixin.qq.com/s/8ng3l1AQzcsyLWoshEGF2w: 国家文物局 2023-12-09 19:27 发表于北京
: 首先,请李群部长介绍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
: ...................
☆─────────────────────────────────────☆
Baronet (Sir Robert Peel,2nd Baronet) 于 (Tue Dec 12 00:29:58 2023) 提到:
禹合诸侯于当涂,执玉帛者万国。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夏王朝能号令多少诸侯进贡,九州收税。
【 在 azur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部分说的很不准确。比如玉器这里:“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域突然集中出现璋、钺、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这种大型薄片状玉器是典型的马家窑-齐家-石峁玉器风格,传承自更早的仰韶,有些人称作“华西系玉器”。仅玉璋石峁就发现了数十
: ,而二里头仅有四件,石峁也发现了柄形器。
☆─────────────────────────────────────☆
molar (molar,嗯。molar,哦?molar,噢!) 于 (Tue Dec 12 11:05:35 2023) 提到:
结合上下文可以看出来,他这里显然不是说这些东西的首次出现是在二里头。而是在说,那个时期,在二里头集中出现了这些东西,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儿。。。
至于说中原地区玉礼器组合的首次出现,一般认为是庙二清凉寺。然后包括清凉寺、陶寺等等中原地区遗址中的早期玉器/料,相当大的部分(可能以货币的形式)直接来自石峁、齐家,可能间接来自西域。这些事儿木有太大的争议。
【 在 azuresea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些部分说的很不准确。比如玉器这里:“玉器方面,二里头文化中心区域突然集中出现璋、钺、刀等大型玉兵器以及优质闪石玉制成的柄形饰等礼器”。这种大型薄片状玉器是典型的马家窑-齐家-石峁玉器风格,传承自更早的仰韶,有些人称作“华西系玉器”。仅玉璋石峁就发现了数十件,而二里头仅有四件,石峁也发现了柄形器。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66.*
FROM 111.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