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了解。俺的建议是这样:
1、从王学自身的逻辑上讲,他是从“吾性”中“自足”出其学的。但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倒是也可以说,王这套东西,其实本质上是他(从其人生经历中)“格”出来的。但这显然已不是王学自身的逻辑了。
2、如果从上面两种逻辑的前者出发,王学是自带“光环”的;而如果从后者出发,“光环”就消失了。
3、所以,如果小作文的目的是想借着王的名头去宣传你的“心法”的话,那么这种情况下,是需要王学有光环的。但是,如前所述,在这个逻辑下,你的类比是有漏洞的。而若想补上这个漏洞的话,这种叙述又会自然而言的让王学的光环消失。
4、个中取舍只能看你自己的选择了。当然,上面所谓“漏洞”的严重程度,也因你这篇文章的受众而异。对于不熟悉这一段儿的人来说,可能也没啥。看你自己的想法吧。
以上逻辑比较复杂,不知道俺表达清楚了没有。供参考。
【 在 phoenixhills 的大作中提到: 】
: 因为打算写篇小作文,谈谈认识。看来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两方面对比不够成熟。
: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70.*
FROM 111.20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