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上,易学有两种解释,即“元亨,利贞”和“元,亨,利,贞”,前者中“贞”就同甲骨文中的本义;后者中的“贞”,一般解释为其引申义“正,坚贞”一类的意思。
现在的情况来看,在甲骨文中的“贞”,从“鼎”来,基本是取占卜相关的本义;而其他周代文献(如《书》、《礼》等)里面的“贞”,应该已经变为后面这个引申义了。加之周代以甲骨来卜问的形式渐趋消失,前面一种含义应该也就逐渐不怎么使用了。
而“元亨利贞”正处于其中间阶段,毕竟《易》仍是一本占卜书。所以,总结来说:一方面,纯从上下文来说,在文法和用例角度,俺比较倾向于前者;但是在周初“贞”的常用含义已经发生转移的大背景下,也不能排除兼有后一种含义的可能。。。
【 在 study10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错,有理有据。
: 请教个问题,在“元亨利贞”这句话中的贞字怎么理解呢?。在易经中有很多贞字用法。
:
--
修改:molar FROM 111.201.79.*
FROM 111.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