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评价大概率是吴国史官给的,原因我上边说过了,吴国修过史,而蜀国没有,汇总到《三国志》里,会有啥差别,可想而知,这方面蜀国本来就吃着大亏呢。而且,司马氏和蜀国的正面对决以及吃瘪、梁子要比和吴国多得多,陈寿敢怎么写?反过来,如果刘关张诸葛这几个人真有什么私德方面的大亏,比如不孝,那反而大概率可能会记在史书上的。
另外,国士之量指的是他对国家(割据政权)的贡献,和他这人RP怎么样,是两个维度,为国偷鸡摸狗也可以已国士之量,不冲突。司马懿还一篇“本纪”呢,一口一个“宣帝”叫着呢,不妨碍他洛水放屁在后世的风评(他自家子孙都看不下去,比如晋明帝司马绍。)。
【 在 un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国志评价吕蒙有国士之量
: 薯粉儿罗贯中 评价吕蒙 吕蒙谈笑变封侯 绝胜张良散楚歌
: 这风评需要什么对冲 ?
: ...................
--
修改:whx83 FROM 120.246.29.*
FROM 120.24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