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说人命关天,死刑要皇帝审核,轮J是死罪,于是案卷就到了乾隆 这里。不要说乾隆这么精明的人,任何智力在线的,都会觉得不对,此时乾隆刚即位不久,天下也算太平,怎么河南爆出这样的案子。于是乾隆任命刑部尚书孙嘉淦为钦差,去河南查案。记得孙嘉淦也算个能吏,所以乾隆派他前去查案。孙到了以后,首先勘察现场,是女子卧室,并不大,墙上有个洞,只容一人穿过。孙又看了看案发的床,一量只有三尺一,也就约1米宽,是个单人床,这么小的卧室和床,怎么容纳5个人犯案的?孙又提审了被告,一看更不对了,有个老头60多了,走路都不稳,在乾隆年间,60多也是高寿了,他 哪有力气强的。还有一个犯人家距离现场20多里,中间还隔了一条黄河,案卷说他从家出发到了 现场,犯罪完了 又回家睡了。这个被害人也不算漂亮,为啥这人要跑个半马,还过两次黄河来犯罪呢?孙 接着提审受害者,一问才知道真相。原来是家里半夜进贼了,那个洞是盗洞,女主被惊醒,黑灯瞎火也没看清,模糊认得其中一人,剩下四人都是根据这人口供抓的。那这个盗窃案怎么变成轮J案的呢?那是因为清朝要考核官员,盗窃案有破案率的要求,改成轮就没有这个要求了,于是当事的官员为了政绩升官,就炮制了这么一起离谱的案件。那这个官也太蠢了,你搞成5个人,皇上能不怀疑嘛,等于聪明反被聪明误。孙审明以后,奏报了乾隆,相关官员都受了处分。确实古往今来都是个难题,不考核吧,官员都学庞统T平了,这也不好。考核吧,有人又为了政绩造冤假错案。现在一些冤案,也是因为要求破案率 限期破案造成的。有的甚至不如古代,比如本案,至少没屈打成招,捉贼要见赃,没有赃物,只能改成轮。我看案例,不止一个盗窃案是冤案,都没找到赃款啥的就定罪了。只能说不冤枉一个好人,不放过一个坏人,是个理想,很难实现。
--
FROM 183.241.154.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