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更可能情形,则是先前通过董小宛一行人与多铎多尔衮搭上线的长期计划布置,不得不从此必须立即完全作废。
随着孝庄顺治母子对多尔衮多铎势力的快速清理打击,冒氏家族也加快了新的相应布置安排。
这年孝庄38岁。称昭圣皇太后。
这年顺冶13岁,亲政。大婚。十一月初一,顺治长子牛钮生。
多铎多尔衮兄弟接连死亡,孝庄顺治母子大动作快速清理这两兄弟势力。
这些都让董小宛一行人,必然尽快切割与这方势力的以往一切关联。
亲政掌权的顺治立即大婚,又让董小宛一行人尽快找机会进入后宫成了第一选项。
冒襄在相关笔记中,写下董小宛正月初二日长逝的文字。如果这不是董小宛真实的死亡时间,而是后来做的补改以求掩盖,作用又是什么?
顺治八年刚开始的这个确切时间点,这一天有什么特别之处?让董小宛这个名字必须从这天开始一定要消失于记载?
一定是有特别理由。
或许最迟也是到这一天,董小宛一行人就必须与多铎多尔衮等人完成所有切割毫无关系?
多尔衮是去年十二月初九坠马于古北口外猎场的,清廷正式发布他的死丧消息当然还要延后。
顺治率文武大臣到东直门外迎他的棺材,恐怕就是正月初二前后!
棺材从古北口外喀喇城(今承德市)到北京东直门,二十多天已经是最快速度了。
中间二十多天里秘不发丧本来就是大概率事件,以当时朝堂政治格局而言,甚至是必然事件。
当然,董小宛一行人可能在多铎死后不久就脱离多铎多尔衮势力范围。
她甚至可能已回到冒襄身边,但因为有涉及多铎多尔衮的经历,必须被记录为正月初二长逝。
或许她本来就与冒襄一直都没有分开过,她确实是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死的。
但上述这两种情况,都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列。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董小宛一行人都没有进入宫廷,与顺治孝庄康熙也都毫无关系。
董小宛一行人进入宫廷,冒襄才有可能与孝庄勾搭上关系。他才可能当康熙阿玛法。
董小宛不可能是康熙生母,但她却有极大概率被安排进入宫廷。
半被掠走半主动送她进多铎多尔衮势力范围,因为多铎多尔衮接连死亡,也就失去了价值,甚至还会带来政治危险。
但她们一行人换身份被送入宫中,或孝庄顺治母子处理多铎多尔衮势力时,让她们换身份进入宫中,还是可能的备用选项。
自然,她先前身份是绝不能再有任何痕迹。正月初二日后董小宛这名字必须在所有记载中消失。
1652顺治九年,顺冶14岁。去年十一月初一,长子牛钮生,仅仅89天后,在年初就夭折。
顺治九年、十年,都是解开康熙生世迷团比较关键年份。
顺治九年,南通再次大灾。冒襄已无余财,他依旧靠卖字画甚至要借钱救灾。
南通这次大旱是春旱,他是否会因为这次大灾而上京求助?
从春旱救灾到康熙生母怀孕,中间有一年左右时间。顺治九年五月到顺治十年五月,冒襄去过北京、在北京吗?
顺治亲政大婚后,全国大体平定,旧权臣势力又都已一扫而空,一切可谓顺遂。但长子患天花仅89天就夭折,显然是重大打击。
在天花瘟疫严重危及幼儿存活现实情况下,安排较年长宫女妃嫔侍寝生育,可能会成为当时一种选择。
这种情况下,董小宛如果确实早已进入宫中,才艺貌更加出众的她,还真有更大可能优先获得侍寝机会。
如果此时冒襄与董小宛先前已取得联络且这两年正在北京,存在概率由已受孕的董小宛去让顺治喜当爹,只是难度极高,概率极低。
冒襄董小宛顺治间三角游戏大体讨论结束。
五、孝庄与冒襄
40岁的孝庄侍奉过皇太极、多尔衮兄弟两大猛男,顺治七年时再次变成哀家寡妇。
现在她又已干渴了两年乃至更久。毕竟,她与皇父多尔衮之间,未必能有什么太多苟且。
皇父摄政王多尔衮什么女人没有?一定要去满足侍奉如狼似虎的她?
两人的苟且,多尔衮是政治需求远大于生理。她反而才是生理未必小于政治需求。
再次旷旱两年多,不在乎封建礼法伦理的我孝庄,有概率被安排遭遇到来自本族黄金家族血脉后裔的风流才子,然后会发生什么?
赵姬、武盟做得,前辈三娘子能炮制顺义王祖孙三代,我孝庄为什么就做不得?
顺治九年大旱,冒襄上京来卖书画求救。她也旱了几年,也要人救。
当时,在冒氏家族幕后操盘手计划下,冒襄为救家乡大旱灾情赴京摆摊卖书画。一方面是想方设法与进入宫中的董小宛等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是努力制造新的归隐乡里无意仕途,一心只为救济家乡而不惜一切形象人设。
冒氏家族尤其是冒襄,余生为救灾荒几次动辄尽散家财。散财、借钱、卖书画救济,都已经成了他的新人设。
顺治八年正月多尔衮发丧后,董小宛等人或借顺治大婚之机,换身份后被安排进入宫中。或因孝庄顺治母子清理多尔衮多铎势力之故,没入宫中改换了身份。
在冒家久受训练会说蒙语的董小宛等人入宫后,或许已与布木布泰有所联系,经她把消息传给宫中的布木布泰。
于是,蒙古黄金血脉后裔大才子帅大叔被同族太后召见垂询,双方一番蒙语家乡话交流下来越来越亲切。你旱我更旱,一拍即合,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对于孝庄这种政治生物来说,顺冶九年、十年也才是她真正扬眉吐气,可以稍微轻松的舒心年代。
她对于爱新觉罗家族感情比较复杂,既耳闻目睹过满清宫廷阿巴亥等妃嫔的遭际,又亲身经历周旋于皇太极多尔衮兄弟之间。作为蒙古贵女,还体会了蒙元父母家族与满清爱新觉罗家族之间恩怨。
三娘子与黄金家族祖孙三代的故事,满蒙搜继婚的习俗,黄金家族血脉在蒙古祖传文化习俗中的尊贵乃至崇拜心理。
她与冒襄之间如果真有机会金风玉露一相逢,蒙元血脉意识、报复复仇意识觉醒,未尝毫无机率。
如果再考虑到冒起宗曾担任过在运河沿线南北交通信息上有重大作用的督七省漕储道关键职位,才艺非凡经训练能说蒙语的董小宛等人,进入贵人府邸乃至进入宫廷,本来就是蒙元后裔冒氏家族老早就安排好的长期计划。
与布木布泰联系上后直接打交道,也许本就在计划可能选项属列,在多铎多尔衮死后,甚至已成最优先级备用选项。
无论是对冒氏家族还是孝庄本人而言,都是站在蒙元同族角度,既借满清灭了明,又神不知鬼不觉地用裤裆就篡了清。
当然,这个旱灾引发的事件,发生概率是比较低一点。虽然经董小宛让顺治喜当爹概率更低。
1654顺治十一年,冒起宗64岁去世。
冒襄43岁,守孝困居家宅,绝意仕进。
这年5月4日(农历三月十八,与崇祯生日相同)康熙生。
按怀胎十月时间推算,康熙生母至迟1653顺冶十年五月左右就应怀上。
1652顺治九年春旱后,如果冒襄上京时间较早,完全赶得上,时间很充足。
1661顺治十八年,顺治24岁,或死于天花,或出家。
康熙八岁即位。他即位前,生母孝康章皇后就死了。
六、关键、瑕疵与进一步猜想
基因标记证据让康熙一系的生世有了疑问,顺治一朝诸多反常也提供了证据,冒氏家族真实身份的揭示让诸多疑问迎刃而解。
无论是冒襄董小宛,还是冒襄孝庄,他们是康熙生父母的猜想要成立,其实真正前提只有一个:一切都是当事人主动操作产生的必然结果,而不可能是完全被动的巧合产物。
各种幕后长期计划安排下的主动操作,才有万一成功的可能。
纯属完全被动的历史巧合,任何环节稍有偏差就毫无可能。
冒襄笔记中写下的董小宛顺治八年正月初二日长逝文字,它与多尔衮死亡发丧时间强相关,也是一切都早有长期主动计划安排的有力证明!
康熙亲生父母之谜的关键在于当事人的主动性与具有充足能力、条件。
康熙一系基因标记证据明确→康熙真实生父母与史料记载必须不同→康熙生父母当事人必须积极主动有长期计划布置安排,才有万一成功可能性→冒氏家族具有长期计划布置安排的主观动力、时代客观条件、真实身份背景、最起码能力条件、比较充分历史证据;孝庄具有成为冒氏计划猎物的特征、条件,更具有成为猎物后,继续完成计划的最充分能力、条件。→冒襄与孝庄是康熙亲生父母有极高概率。
当事人必须主动计划、有完成计划充分能力条件,这两条就完全排除董小宛和其它可能人选。
另外,董小宛等被送或被掠进多铎、多尔衮后院,在孝庄下嫁多尔衮期间,就与孝庄取得联系被带入后宫。这种可能性也是有的。这种情况下,冒氏家族重新制定计划、布置安排就会有更充足时间。
瑕疵与进一步猜想
冒襄是康熙生父能解决康熙一系与爱新觉罗家族基因标记矛盾,但冒氏家族蒙元后裔身份,同样有基因标记瑕疵。——他们也非汉族基因!
单就画像言,冒起宗冒襄父子其实也有明显区别。冒起宗画像有明显孛儿只斤家族所谓大饼脸特征,但冒襄与康熙一系都没有这特征。
也许冒襄其实是汉人后裔。他生父是家中西宾罗宪岳而不是冒起宗。
罗宪岳在冒起宗中举中进士前后梦神仙神棍表演,在冒氏家族科举事业中关键作用,显示他有成为罗.于连.宪岳嫌疑。
在冒襄与孝庄用裤裆篡国四十二年之前,罗宪岳已与冒起宗夫人用裤裆先篡了蒙元黄金家族后裔冒氏的家。
这猜想能最终解决基因标记问题,但已无法找任何直接证据。
--
修改:zxq1974 FROM 111.43.26.*
FROM 111.4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