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bluecloud也纪念十月革命94周年!(2)
有一点我很赞同你: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科学体系,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可知的、可
预测的,理论上甚至是可控制的。而马克思的学术研究,通过哲学、经济学和史学等等构
建起一套理论体系,他的追求正是要用这套理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使人类社会成为可
知的、可预测的,并且可以有目的的加以干预和控制。
这种对“终极规律”的向往,才是马克思的核心追求。至于说解读现有资本主义社会,或
者推论出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又或者加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二者的过渡,这些在马克思看
来只不过是他理论体系的几次具体应用。他重视的是发现万能公式,公式给你了,数值设
定变一变,结果你都可以自己去算。在马的角度来看:理论体系本身重于一切,因为他认
为该理论体系已经得到海量社会实践的证明,现在和未来的少数反例是不可能动摇它的,
而且这些反例必能得到合理解释而纳入到该理论体系当中去。
于是,科学社会主义也好,共产主义也好,都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外延推论而存在的,并
不属于核心部分,核心是“规律”。马对于这些外延的阐述,远不如对核心部分那么用心
,论据也谈不上多坚实。他有理由认为这些不过是小问题,因为根据另一个外延推论,越
先进的工业国矛盾越激化,世界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革命。如果美英德这几个最强大的工
业国短时间相继革命成功,世界潮流就转向了,公有制和计划经济的效率,社会福利造成
的负担,在这种情况下都无伤大雅。
问题是,马克思身后,列宁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解读,是把批判资本主义和畅想科学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这些外延部分作为重点和核心的,而马克思最在意的“终极规律”在他
们那里只是作为这些批判和畅想的证明过程来使用,到此已经出现了本末倒置。套用本来
就比较粗疏的理论外延推论部分来指导实践,出现成堆的问题那是一点都不奇怪的。你说
这是理论自身缺陷呢,还是实践方法不当呢?我看这分不清楚,正因为理论自身有缺陷,
模糊,可操作性差,实践起来才容易跑偏。也正因为这样,实践者才不得不经常引入一些
非马的东西来作为权宜之计。就根源来说,理论自身缺陷这一条是跑不掉的。
外延部分如上所说,那马克思主义的内核部分又如何呢?这里我再次同意你的观点,正如
现代科学体系已经证实牛顿式简单机械的“一切可知”是不存在的,社会领域内如果坚持
认同马克思的“一切可知,事在人为”,完全固守他总结于蒸汽时代的“终极规律”,那
就是昧于时事拒绝进步。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三个帖子一起回。不明白你们想说什么。
: 我把问题分级为:1理论自身,2实践的方法,3非马。很明晰啊,有什么不好分的?
: 我跟ddg只是看他提到唯物,我就顺便提示下人择原理:虽然唯物的世界客观存在的思
: ...................
--
修改:Arshavin10 FROM 124.14.82.*
FROM 124.14.82.*
我个人并不认为方法、手段、细节这些东西不重要,我只是说:这些东西在马克思的理论
体系当中没多少地位。他是个学者,感兴趣的就是揭示规律形成理论体系。他观察社会的
视角、研究方法和很多基本观点,在当今和未来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极具历史意义
但是就指导所谓“改造社会的具体实践”来说,这并不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长处所在,他
在这些部分着力也不多,很多都是泛泛而论大而化之,可操作性相当差。比如公有制的计
划经济怎么保证效率怎么保证决策合理,又比如政治结构怎么保证主权在民而不发生官僚
集团反客为主的情况,这些科学社会主义实践最需要明确的东西,马克思都没有详细阐述
,他的主要兴趣也不在这里,所以后人被迫不断的打补丁,甚至不断的重新定义和修正
就20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来说,我觉得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强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尤
其是前述比较粗疏模糊的部分,用于指导具体而微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理论中不足之处
由掌权者加以补充和解释(这就引入了掌权者见识不足、向眼前利益妥协和夹带私货等等
问题)。二是作为一个学派本身,马克思主义没有得到健康的后续发展,被教条化经院化
,失去了学术活力
另外有个细节,市场经济会导致阶级分化,计划经济就不会吗?也会的。社会分工不同,
政治经济待遇随之不同,权力托管造成受托掌权者能够借此自肥,久而久之,同样会形成
既得利益集团,只不过这种阶级分化是隐形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敢公开宣扬自己的优势地
位而已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意思我明白,不过你的一个思想,或者说潜在观点,我不认同——就是理论核心,
: 方法不那么重要。社会主义运动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相对重理论轻方法。说起来
: 也很简单,学术研究是重理论,但实践必须重视方法。比如说前面多次提到计划/市场
: ,
: ...................
--
FROM 124.14.82.*
正因为完全排除市场以后劳动不能量化,所以等级工资制也是一种分化。既然没有量化作
为基础,凭什么划分政治经济待遇?
你要说工资等级制吃大锅饭实际是原始共产主义,是按生活需要分配,这不成立。因为每
个人家庭条件不同,双职工带一个孩子的,单亲带六个孩子的,需要差太远了,但是单位
不可能因为谁负担重需要大就按比例提高待遇,实际给的补贴是不成比例的。既然国家不
包养所有无劳动能力者,那“生活需要”的单位就是家庭,而“收入分配”的单位又是个
人,这中间怎么换算?
最后,我说“计划经济同样会产生阶级分化”,只是个简单的事实判断。至于这是非马的
原因,还是马理论自身缺陷,又或者是实践方法问题,这些都是对该事实成因的探讨。有
没有这事 和 为啥有这事,是两个问题。
分化的根本原因,个人认为是社会分工。理论上权力是大家的,实践起来却必须暂时托管
给具体个人才能运作。而给全体成员分配利益的权力都在管理岗位,只要人还有私欲,尤
其是还生活在姻缘血缘关系当中,这类岗位的人就能突破各种障碍进行你所说的“篡夺”
活动。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首先,马不止是个学者……我觉得有必要提醒你看下他的履历。
: 其次,你还是没认识到核心的问题。牛是集大成了一个机械世界科学体系,马是在这个
: 体系上……按你的说法去寻找终究规律(我前面说法是牛是自然哲学数学原理,马是其
: ...................
--
修改:Arshavin10 FROM 124.14.82.*
FROM 124.14.82.*
职务需要怎么定义?
8级钳工就比2级钳工应酬多?如果说这是因为年龄差异,为啥不单纯和年龄工龄去挂钩?
我认为等级工资制的基本立意还是按劳取酬,贡献大拿钱多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了,是否认私的差别化需要,承认公的职务需要。
--
FROM 124.14.82.*
“一切可知、事在人为”的潜在假设是不是“一党执政”的理论基础呢 只有这个纲领的党明白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只有他才可以领导国家?
【 在 Arshavin10 (安德烈·阿尔沙文)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点我很赞同你: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科学体系,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可知的、可
: 预测的,理论上甚至是可控制的。而马克思的学术研究,通过哲学、经济学和史学等等构
: 建起一套理论体系,他的追求正是要用这套理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使人类社会成为可
: ...................
--
FROM 59.66.204.*
等级工资制主要是按劳分配,这个劳不是单纯的劳动量,而是“贡献”
掌权的岗位,出了问题破坏大,所以不出问题贡献就大。技术岗位类似。因此修养的贡献
是粪霸的数倍,工资就高很多
其它像年资、家庭情况等等,给予一定考虑
至于职务的特殊需要,凡是涉及公事的,可以单独列明报销,这并不困难。普通单位买小
礼品都能开发票,外交部长个人当然也可以开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职务需要极端点只说上面,你如果看过那些对老革命一些回忆该明白,比如胖帅是外交
: 部长,私人就承担了一些与外宾的礼品费用。
: 我前面已经顺口说了下年限调整,按资排辈的问题啊。
: 那个升级类似职称,一要混年限,二要考核能力,能只是潜在的劳。
技术工种职称主要还是考能力,和年限并不挂钩,或者说受工龄制约不大
: 混年头在市场下体现的是对企业忠诚,在那个体现还真体现的是需……年纪大了,你有
: 老婆有娃当然需要不一样了。
: 没百分之百的按需,是有一定劳的因素,但需是主要部分。
--
修改:Arshavin10 FROM 124.14.82.*
FROM 124.14.82.*
我不是认同这种度量,我是试图解释当时人是怎么落实“按劳分配”的
其实这类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一直存在争议,难以找到公认标准
比如垄断行业央企待遇是否过高,金融业和制造业类似岗位薪酬差异是否太大,同一企业
高管和员工收入差异多少才合理,等等
只不过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单位反正各行其是,不爱干走人就是了,外界只能施加些舆论
压力。不像单一计划经济时代问题那么集中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反正你这种对劳的度量,我是不认同,不继续这个了。
--
FROM 124.14.82.*
不矛盾,可以解释成:
修养每天工作12小时,因为他超有才,同样的工作其他社会成员平均要24小时才能完成
而粪霸每天工作8小时,由于他很熟练,同样工作其他人平均要12小时
这样的话,修养拿粪霸2倍工资就合理了,按劳分配
如果实际修养拿的更多,那设定修养更有才就行了,他干一天顶别人十天。这也是有事实
依据的,本来修养从事的就是最复杂的高技术工作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乃不能无视马的体系里劳动价值的度量是劳动无差别下的社会平均时间。
: 我按需的解释比你这个合理,而且其解体也正如原始共产主义,是在“多劳多得”这个
: 大旗下解体的。
--
FROM 124.14.82.*
“做决定”的劳动并不需要太多时间,甚至不需要什么“教育成本”
比如平板电脑凝结的人类劳动中,微软投入的时间很多,但是乔布斯就说了一句很简单的话,“平板电脑绝对不能有手写笔”,然后iPad完胜,微软投入的大量时间都白费了,没有转化成价值。乔布斯是大学退学的,而几乎所有美国人都和乔布斯一样接受过高中教育。如何折算乔布斯的劳动呢?
更极端的例子,当年红军长征到了陕北,东征过黄河,到山西的一个村子里,发现当地人竟然不知道鱼可以吃。然后告诉他们鱼能吃。在冰冻的河面上,砸个窟窿,鱼就自己跳上来。这句“鱼能吃”如何衡量呢?而且红军战士没有接受过教育,无法用教育成本衡量。
劳动和劳动之间,并不是相加的关系,而是相乘的关系。一将无能,累死千军
【 在 Arshavin10 (安德烈·阿尔沙文)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矛盾,可以解释成:
修养每天工作12小时,因为他超有才,同样的工作其他社会成员平均要24小时才能完成
而粪霸每天工作8小时,由于他很熟练,同样工作其他人平均要12小时
这样的话,修养拿粪霸2倍工资就合理了,按劳分配
如果实际修养拿的更多,那设定修养更有才就行了,他干一天顶别人十天。这也是有事实
依据的,本来修养从事的就是最复杂的高技术工作
【 在 trytry (T.T.おじさん) 的大作中提到: 】
: 乃不能无视马的体系里劳动价值的度量是劳动无差别下的社会平均时间。
: 我按需的解释比你这个合理,而且其解体也正如原始共产主义,是在“多劳多得”这个
: 大旗下解体的。
--
修改:newmorning FROM 59.66.204.*
FROM 59.66.204.*
你。。。不会是马督公的马甲吧?^_^
【 在 Arshavin10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一点我很赞同你:牛顿力学为核心的近代科学体系,认为一切自然现象都是可知的、可
: 预测的,理论上甚至是可控制的。而马克思的学术研究,通过哲学、经济学和史学等等构
: 建起一套理论体系,他的追求正是要用这套理论来解释一切社会现象,使人类社会成为可
: ...................
--
FROM 15.21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