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该加索引的。没有哪个历史学家说过写历史著作可以不加引的。
【 在 xiongfeijun ( ;')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Re: 〈历史在这里哭泣〉与〈中国人史纲〉的关系?
: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Tue Mar 23 14:21:03 2004)
:
: 先生可谓博览群书,在下佩服。
:
: 《中国人史纲》是我最为衷爱的历史著作,柏老历史分析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教益。自从
: 看了《中国人史纲》后,才知道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记住系列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是
: 要从系列的历史事件中去发掘有益于今世的经验和教训。
:
: 我对《中国人史纲》的偏爱已达到这样的程度:当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时,我一天一夜
: 没有合眼,直到把全书看完为止,还自个掏钱买了几十本分送给友人传阅。以后每隔一段
: 时间,我都要把此书重读一次,里面的不少章节差不多能够背下来。我读过一百多斤历史
: 书籍,从二十四史,剑桥中国史到俄国人编辑的世界通史无不细心通读,但能够让我反复
: 看上三次以上著作只有《中国人史纲》。我一直很婉惜:象《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充满睿
: 智和理性的巨著因何不列为历史学生的教科书呢?中国人正需要用柏老这种不偏不倚的态
: 度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过去。
:
: 我不否认《历史在这里哭泣》里有部分史料取自《中国人史纲》,甚至有不少句字原封不
: 动的搬下来,但本人绝没有抄袭的动机,就象《汉书》大段引用《史记》的材料不能说班
: 固畜意抄袭一样。
:
: 《历史在这里哭泣》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文稿,前十万字引用《中国人史纲》的资料较多
: 一些,后半部则几乎全是引用别的史料,与《中国人史纲》无缘,敬请诸位看完整本书后
: 再下定论。不要因为某一个章节与史纲有部分雷同的地方就过早地扣帽子。
:
: 历史著作与其它的著作不同,不需要事事注明出处,只要是真正的历史就可资源共享。
:
: 再次感谢诸位认真讨论问题的涵养。
:
: 二00四年三月二十三日
:
:
:
: 【 在 Iamoldman (rc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随便列举对比一段:
: : 【 在 xiongfeijun ( ;') 的大作中提到: 】
: : 封建王朝中的权力女人
: : (历史在这时哭泣系列之六)
: : ——熊飞骏
: :
: :
: : 一九00年,那拉兰儿命义和团开进北京,亲自接见他们的领袖曹福田。曹福田..
: : 太婆保证,他的法术可以把天下的洋人杀光。我真不明白当时老太婆为何不把他的法..
: : 跟西洋有关的东西如洋楼、铁路、电线也都被焚毁。最为痛心的是戊戌变法时残留下..
: : ...................
:
: --
: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http://smth.org·[FROM: 219.139.52.*]
--
FROM 166.11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