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秦统一之后人才管理政策是否有所变化?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曾经被秦政府重用的,最多当个小官。这与汉末、隋末都差别很大。
是否说明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人才政策发生了变化,从唯才是举转变为任用本地人(也就
是秦人)来压迫六国民众?
--
FROM 159.226.47.*
乱世出英雄嘛
秦的政府机构也许也任用了很多六国人才
只不过史书有记载的太少了
秦郡县制
大量的地方官员也不大可能都是从陕西出人吧
说起来
刘三儿不也是旧秦官员么:D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 ...................
--
FROM 202.112.14.174
【 在 AmethystZh (空の軌跡◎游走在虚幻与更加虚幻边缘) 的大作中提到: 】
: 乱世出英雄嘛
: 秦的政府机构也许也任用了很多六国人才
: 只不过史书有记载的太少了
如果真是人才,后期楚汉相争不可能那么默默无闻的。汉末、隋末英雄中有不少都是
政府背景的。秦官方背景的人那么少,唯一的解释就是秦的用人制度有问题。
: 秦郡县制
: 大量的地方官员也不大可能都是从陕西出人吧
: 说起来
: 刘三儿不也是旧秦官员么:D
前面已经说了,只有当小官的,中官、大官的很少。
--
FROM 159.226.47.*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真是人才,后期楚汉相争不可能那么默默无闻的。汉末、隋末英雄中有不少都是
: 政府背景的。秦官方背景的人那么少,唯一的解释就是秦的用人制度有问题。
陈涉吴广初起之时
四处攻城拔寨
然则也有很多不克的记录
然则这些记录里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起义军方的将领纪录
纵使有守城方的首领纪录也往往无从得知其出身背景
这些郡县长官,从汉代郡县的规模数目来推断
也应该不小,然则几乎都没有留下纪录
说道中官大官
汉承秦制
百官公卿表里列的这许多中央官职
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担当官职人的记录
所以俺觉得
不能排除秦地确任用了六国人才的可能
只不过大概是秦时郡县制的局限让这些人面对汹涌而来的起义军没办法出头而已...
: 前面已经说了,只有当小官的,中官、大官的很少。
: ...................
--
FROM 202.112.14.174
如果这些人真是能人,后来楚汉相争的时候,不可能不冒头吧。
【 在 AmethystZh (空の軌跡◎游走在虚幻与更加虚幻边缘) 的大作中提到: 】
: 陈涉吴广初起之时
: 四处攻城拔寨
: 然则也有很多不克的记录
: 然则这些记录里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起义军方的将领纪录
: 纵使有守城方的首领纪录也往往无从得知其出身背景
: 这些郡县长官,从汉代郡县的规模数目来推断
: 也应该不小,然则几乎都没有留下纪录
: 说道中官大官
: 汉承秦制
: 百官公卿表里列的这许多中央官职
: 也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担当官职人的记录
: 所以俺觉得
: 不能排除秦地确任用了六国人才的可能
: 只不过大概是秦时郡县制的局限让这些人面对汹涌而来的起义军没办法出头而已...
--
FROM 159.226.47.*
看看朱元璋
赵匡胤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 ...................
--
FROM 219.224.184.*
秦统一之前 主要需求是法家纵横家出身的政治人物 墨家也有一些
吕不韦时期估计能开放一些 但后来又倒退了回去
对于六国旧贵族 本来就不合作 秦的政策也显然是打压并消灭之 比如其中佼佼者如张良 项氏,其他学派的知识分子 主要也是法家才会被任用到高位上 其他基本都是充博士官摆设
在秦末 如果秦国高级官员中能够加入起义并发挥较大的作用 应当只是法家背景人物和一些军事将领但前者限于秦法之严酷 其中高级人物恐怕在起义者心中属于那种恶魔类型的人
而起义者,不是项羽这样的旧贵族就是刘邦一类农民或无业游民 ,前者就是这类人物的仇敌 后者也不太可能和极端鼓吹法术的这群人打交道。反倒是秦朝的下级官吏 和百姓接触多 身上未必有那种强烈的极端法家倾向 又通晓秦朝法制 容易被起义军接受 并获得一定的地位 如萧何一类人。如果是军事将领 按秦朝的传统 高级将领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其中恐怕关中人占绝大多数 他们即使因为形势所迫加入反秦大军 也只能发挥绿叶的作用 比如刘邦对秦朝两个骑兵将领的任用我觉得就能说明这类问题
另外 现在关于楚汉的记载 人物籍贯也只有刘邦方面的人给得比较翔实
其他方面的人物很少涉及 比如项羽手下如龙且一类的一流将领都几乎没有生平记载
光凭这些材料作推测证据恐怕不够充足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 ...................
--
FROM 162.105.91.*
赵高是六国人,hehe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 ...................
--
FROM 218.58.16.*
苏轼《六国论》:秦以逐士亡。
【 在 forgauss (四镇北庭行营刀斧兵马使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记得秦以前对六国人才是求贤若渴的,大量六国人士投奔秦国。
: 但秦始皇统一之后,却发生奇怪现象,六国贵族以及知识分子并没有得到秦的重用,
: 反而被打压的很厉害。后来秦末农民起义时,涌现出那么多人物,但似乎很少有
: ...................
--
FROM 218.25.232.*
确实只是一个猜测,有时间可以仔细考证一下。
【 在 kangaroo (一切皆水) 的大作中提到: 】
: 特别冒头的总只有那么一些吧:)
: 我觉得你的判断作为推测可以,但是不够严密,缺乏说服力啊....
--
FROM 221.216.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