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可能和关羽前期形势太好有关系。关羽拒婚以后,刘备、诸葛亮很震惊,写信给关羽劝说,并提醒他提防东吴,后来知道关羽设置烽火台等严防东吴,并且关羽当时威势很猛,就没有多说什么。我想当时他们应该认为吴国背盟的可能性很低,并且风险可控吧。
我想当时蜀汉的形势评估应该是这样:
首先,战略上,两国联手是吴蜀两国的根本利益,婚姻之类的小问题要服从于这个根本利益;
其次,吴国攻击关羽,将导致吴蜀彻底交恶,对吴国非常不利,特别是当蜀国实力处于如此上升势头的时候,后来刘备伐吴,造成吴国战略形势非常危险也是明证。
但是,蜀国考虑问题忽略了两个方面:
首先,关羽在荆州的动作,严重威胁到了吴国的核心利益,在关羽对吴国有敌意的情况下,关羽的实力越强,对吴国的压力越大,以至于当关羽达到他人生事业顶峰的时候,吴国认为关羽已经取代魏国,成为吴国最大的安全威胁,这个蜀国欠考虑;
其次,对吴国的决策形成欠了解,孙权的决策受重臣的影响很大,吕蒙取代鲁肃,导致吴国坚持孙刘联盟的鸽派势力下降,鹰派实力上升,吴国对蜀国采取强硬甚至武力而不是谈判妥协的可能性上升。
另外,刘封当时,我记得应该是兵力不够,去救关羽等于送死,不救政治压力很大,当刘封犹豫时,孟达的说辞起了很大作用,但关键应该还是兵力不足。
【 在 wancher (小鲨鱼)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问题以前在三国板和历史板都讨论过吧,但俺始终还是有些问题没有搞明白。
: 1、关羽拒绝东吴联姻的事情刘备、诸葛应该是知道的吧,既然如此,刘备怎么不告诫关羽要防备东吴呢?以前的说法大概是关羽狂傲,逐渐有失去控制的意思,但事实上关羽骄傲是真,但要说他想摆脱刘备的领导,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实可以证明。刘备、诸葛等人应该心里很清楚东吴
: 2、在关羽出兵攻打襄樊到陆逊偷袭荆州,中间也有段时间差,这期间刘备虽然忙于整顿蜀中,但曹操已经被击退回许昌了,这期间刘备带到蜀中的军队应该有剩余的兵力可以支援关羽了(即使为了防备蜀人叛乱也不需要全部兵力都留在蜀中吧),为啥没有派张飞、赵云、胃炎、黄忠
: ...................
--
FROM 166.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