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代的军事制度下,东南各省拿什么去军事自保?
另外,谁来对比下明末和北宋末年的情况,为啥北宋末年可以抗住金人入侵,难道仅仅是因为皇帝栽在民族手里而不是农民军手里?
即使明太子能够留在南京,会真的形成明金对峙的局面么?
那么多皇族分散各地,会不会人人都想来个拥立之功,搞掉太子的说
【 在 wisely2000 (Let's roll!) 的大作中提到: 】
明末中国的华东华南各省就是一个蛋
它已经在孕育着打破周期律的某些新元素
这个地区租佃关系最为发达,但是自然条件好,收成有保证,缓和了社会矛盾
与此同时非农产业吸收的劳动力比例在增长
在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的基础上,以地方士绅为核心结成小共同体的趋势也在滋长
(到了清末,同样是这些地方的小共同体最繁盛,内地闭塞省份反而更受帝国政府控制)
帝国政府和这些民间利益集团之间存在着某种博弈关系
在这些省份,传统的农民起义基本上失去了爆发的条件
但是中国太大,各地差异太大,内地落后省份生成的李自成张献忠这波起义摧毁了帝国
此时沿海发达省份还没有武力自保,迅速被满清征服
如果明室能够复制南宋的“中兴”,领地缩小到南方半壁,形成新的南北朝
北方是女真也好,是农民军和女真并立也好,只要形成僵持即可
假如这样,客观上就会起到一个“甩包袱”的作用,我认为对于近代化进程有帮助
至于北方领土,就等将来出现的近代化军队去收复了
【 在 gOoGlEcAt (中国:生我父母,墓我祖先的家国)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从表面看,明朝,甚至宋朝有很多与西方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相似的社会因素,这也
: 是为何有一个时间“宋明萌芽论”大行其道的原因
: 但研究来研究去,大家发现最后的结论上不了台面,最多也就是个YY小说的下场,为啥
: ?
: 我理解,阻碍这些萌芽的因素太多太强大了,没法在可预见的未来向“好”的方向转化
: 。
: ...................
--
FROM 116.30.80.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