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我在里面提到了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崇祯自己的个人利益、朱姓皇族的皇家利益、明朝地主阶级的阶级利益、明朝百姓的民族利益这四者是不统一的
危难关头,崇祯首先要考虑个人利益,其次考虑朱姓皇族的利益,地主阶级的利益和民族利益都是可以抛弃的。
如果崇祯真的知道自己要身死国灭,难道还要替亲戚们的护钱么?
本来,我也没有想这么多,不过看汉武帝本纪,有所感悟。汉武帝任用酷吏,以法灭诸侯、豪强,就是很有远虑的一招。汉武帝伐匈奴,比崇祯防女真,对国力的消耗更大,但是国家竟然没有问题,可不是史书中所说的幸运,晚年悔改这么简单。由于没有了诸侯、豪强,这些地主阶级,整个汉朝社会的结构更加扁平,同时通过军功,给大量的底层人民提供了上升途径,从而保证了整个社会结构的健康。
就百姓而言,国家的税赋是轻的,而地主豪强的压榨是重的。刘邦、刘彻、朱元璋都重视对本国地主、大姓、豪强的铲除,这对于维护王朝利益是很有利的。
总的说,我认为百姓如草,豪强如羊,官府如狼。如果官府起不到吃羊,维护食物链平衡的作用,那么食物链肯定是要崩溃的。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蒋介石何尝不知道土改是他丢天下的原因?他何尝不想土改?可他为什么在台湾就能土改,在大陆就不能土改?阶级基础使然。当你手下所依靠的集团大多是地主的时候,你敢去分地主的地吗?一说要分地,没等农民来支持你,你手下的集团首先把你给干掉了。
: 所以说,李自成、皇太极能干的事情,崇祯不一定干得了,或者至少在局势极度动荡,自身缺乏绝对权威,迫切需要依靠统治集团的时候干不了。更何况,崇祯自己也未必想这么干。说到索饷,明朝皇室、各亲王搜刮的财富最多,他愿意拿自己下手吗?愿意拿自己的亲戚下手吗?
--
FROM 166.1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