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Tue Feb 24 12:05:59 2009) 提到:
// 转载自 维舟 的博客
//
http://weizhoushiwang.blogbus.com/logs/4496948.html近来又屡屡看到有人倡言复兴汉服,甚至成立了不少互相链接的专门网站——
这倒又一次证实了网络虚拟串联的群体极化特征。和历史上几乎所有“复兴”
事件一样,这一尝试实际上是以复兴的名义对传统的一次重新创造,它并非返
回原典,而是在发明原典。在我看来,它成功的几率是极低的,但更重要的是:
它是徒劳的,因为它并不具备声称的那些意义。
复兴汉服多少被认为是一种民族主义冲动,然而正如民族主义本身一样,其思
想根源却只能追溯到西方。欧洲的许多所谓“传统”,实际上远没有想象的那
么古老,而是19世纪末的重新发明,因为它们“是如此缺乏先例,以至于连历
史连续性也需要被发明”。作为民族标识的苏格兰褶裙,“名字及裙子本身
——在18世纪之前都未被听闻”(《传统的发明》);的确,它与风笛曾以一
种残留的形式存在,但却被大多数苏格兰人视为野蛮的标志。这种追溯性的发
明,“在某种意义上它是对英格兰的一种抗议”。
提倡汉服的人无疑也赋予了服饰本身这样一种政治抗议的色彩。在一个前现代
社会,服饰往往是种族和文化的标志,中国史上的确也一向重视“衣冠”,但
将之视为一种抵抗和坚守的象征,则几乎无一例外都发生在政治变动剧烈的时
代。理由很简单,作为一种民族自觉的象征,关键正如梁启超所言,在于“对
他而自觉为我”,如果不存在一个使自身感到强大压迫感的他者,则这种抵抗
本身的意义也就自然地消解了。
所谓“汉服复兴”的吊诡逻辑在于:汉服即使复兴,那也实际意味着它的衰落。
中国历代服饰变迁,并不存在一个标准模式的“汉服”,因为当它作为一个主
宰性的主体力量时,汉族是不需要自身的区别性标志的。有意识的民族自觉,
代表着承认自身与他者的平等、甚至低人一等,因此关键在此:现在作为象征
物被捍卫的汉服,看似满足我们的自尊,是对传统的致敬,其实质却是在衰落
前提下的退而求其次。这相当于承认放弃自己的普遍性而强调相对特殊性,就
好象在西医入侵之前,只有“医术”而没有所谓“中医”。金岳霖曾精辟地指
出,现代哲学史家研究道学,首先“是把欧洲哲学的问题当作普通的哲学问题”,
其次才是将道学“当作发现于中国的哲学”。这其中的逻辑是一样的:我们现
在强调的中国特性(Chineseness ),已经不再是普遍性,这本身就是一种屈
服和后撤。
因此,谴责汉族缺乏尊重传统,乃是一个伪问题。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人并
不构成一个民族,它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它本身就是世界,它是“天下”——
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存在,区别性的标志是荒谬和无意义的,其道理正如人类无
须时刻声明自己是人类,因为这一身份首先意味着针对某一对象而发。一项心
理调查表明,美国95% 的黑人青少年在回答“我是谁”时,提到自己是黑人;
但白人青少年却极少把“白人”作为自己主要的身份识别,而会答“学生”等
社会性身份,因为弱势群体才会“把少数看成是不同于其他民族的一个重要特
征”[1 ]。1964年,美国第一次出现了“白人新教徒”一词,“这个词竟然会
被人使用,这就足以表明美国传统上层人士的影响力已遭到巨大削弱,因为这
暗示他们也不过是另外一个民族群体而已”[2 ]。美式英语中曾有不少专门针
对黑人的骂辞,其后黑人也发明了不少专骂白人的词汇,这一变迁也寓示着白
人地位的相对下降。Carlos Fuentes说:“当你们在加州接到议案,要投票决
定把英语当作加州的官方语言时,只说明了一件事:英语已不再是加州的官方
语言。”
晚清之前,中国也没有国旗,“它所知道的仅有的国旗是臣仆国家的使节们在
进贡时所用的;帝国本身却不需要区别它自己的国徽”[3 ]。它本身不属于
“被分类”之中,而在其外。正如日本皇室也没有姓氏,因为没有这一必要:
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存在,它无须区别于其他家族。在西方入侵之前,“中国学”
的存在也是不可能的,正如在一个“东方学”大会定期召开的世界里,召开
“西方学”大会也是不可能的。各族早期的经典如《圣经》、《尚书》等,或
地名、族名,也有很多都是通名,因为它们是唯一的存在物,只有范围扩大到
一定程度,才有必要强调各事物的个别的特殊性。某种程度上,这一被激发的
自尊与缺乏自信是硬币的两面而已,一如Thomas Friedman 曾说的:“作为领
袖人物一旦丧失了实际权力,他就会对所有那些象征性的东西,如代表其职位
的服饰、人身侮辱等斤斤计较,竭力维护,因为他除了这些东西外已一无所有
了”。
将汉族不重视“汉服”传统视为一种耻辱和缺憾,正是一种现时观念的错误:
因为它并未意识到,这种缺失并非民族衰微的体现,恰恰却是早先民族过于强
大的体现。正如美国白人也不必强调有自己的“民族服装”或“白人音乐”一
样。这种民族主义意识通常倒是一种对危机的因应,如近代之前的土耳其帝国,
其居民通常从不自认其身份是“土耳其人”——那对一个君士坦丁堡的上等人
“无异是一种侮辱”,接受这一思想乃是该国的一次主要革命,代表的不是重
塑传统,倒是与传统的断然而急剧的决裂[4 ]。
对传统进行再发明,本身是一种现代思想,其背景则是相互冲突加剧的民族主
义国家集团。突出和捍卫本共同体的象征性标志,正是这种思想紧绷的产物,
因为捍卫的必要性正在于感到需要捍卫的东西受到了侵犯。吉鸿昌在美国佩带
“我是中国人”胸卡的故事常被视为爱国故事,但反过来说,假若不是遭受歧
视,则这一抵抗姿态就丧失了意义:例如在一个满是中国人的大街上,有人高
呼“我是中国人!”——这一幕如果不是荒谬的,那也是令人莫名其妙的。
民族自觉是好的,但自觉又导致对象征物本身的质疑:穿汉服的目的是什么?
在真正的汉服时代,穿它的目的就是穿戴本身,不为什么;到一个有意识倡议
的时代,倡导本身就是其衰落的可靠标志。就像在儒家思想的全盛时期,它是
唯一的原典,而今日倡导新儒学的,无论如何也不能避免这一处境:即儒学不
过是可供选择的诸多思想之一罢了。它不再构成一个世界,而仅仅是一个残余
的、被小心保存的文物;不再是生活的全部,而仅仅是被客体化对待的某一物
品——无论是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它。
许多“传统”本身也是舶来品。例如旗袍向为满族女子所穿,民国以后忽然成
了一般汉族女子的常服,而长袍马褂则成为国定的男子礼服。日本的所谓“和
服”本身也是唐时传入的吴服——真正日本的传统服饰,大概是《三国志》里
所描写的“贯头衣”吧。按照这方面的原教旨趣主义逻辑,实际上没有哪个民
族的传统完全是出自它本身的,幸好,它也无暇细究,而只不过将此作为“想
象的共同体”的一种社会动员手段罢了。
这种把“传统复兴”客体化和工具化的努力,在一个前现代社会基本是不可想
象的。正如我们人人使用母语,但却讲不清楚母语的语法一样。“汉服复兴”
运动号召人们缅怀那个过往的中国,但却明白无误地讲出了真相:正是由于中
国本身传统国际秩序的崩溃,“天下”变成了国家,才使这一运动成为可能。
一如列文森说的,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一个使“天下”成为国家
的过程[5 ]。这一运动不过是该过程最末节的又一小小涟漪罢了。
最后,“强迫人们从内心崇拜传统,甚至强迫人们怀旧,会使人们逐渐产生这
样一种疑问:即传统是否存在自我吹嘘的优点呢?”[5 ]当然,这一点也许并
非那么重要,因为复兴传统仅仅是加强认同而进行社会动员的一个工具。在所
有这类事件中,“衰微和复兴令人惊奇地相互混合了,因为往往那些抱怨衰微
的人就是带来复兴的人”[6 ]。活动的活跃组织者通常也是一些内心异常敏感
的人,因为只有他们最快最深地意识到一种内心的挤压感和自我认同的必要性。
我同情他们的努力,但拒绝为他们的事业欢呼。不仅因为在我看来这一运动本
身逻辑上的漏洞,还有其无望的前景。在一个身份与服饰脱节化的时代,服饰
不再是一个人文化、种族的象征,用斯宾格勒的话说,民族不是别的,而是一
个“心灵单位”,外在标志物的意义不是在增强,而是将消减。
--------------------------------------------------------------------
[1] 《多元文化视野:价值观与民族认同研究》
[2] 《六十年代与现代美国的终结》
[3]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4] 《现代土耳其的兴起》
[5]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列文森
[6] 《传统的发明》
☆─────────────────────────────────────☆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于 (Mon Mar 2 23:12:48 2009) 提到:
汉服的复兴确实不太可能成功,但形式上的东西对于加强社会认同还是很重要的,
关键看你如何抓住人们的心理。
【 在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 转载自 维舟 的博客
: //
http://weizhoushiwang.blogbus.com/logs/4496948.html: 近来又屡屡看到有人倡言复兴汉服,甚至成立了不少互相链接的专门网站——
: ...................
☆─────────────────────────────────────☆
napolen (风之高父) 于 (Tue Mar 17 17:36:04 2009) 提到:
搞汉服的一半是炒做,一半是愤青,退化到连赵武灵王都不如了。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汉服的复兴确实不太可能成功,但形式上的东西对于加强社会认同还是很重要的,
: 关键看你如何抓住人们的心理。
☆─────────────────────────────────────☆
fangyan (学方言) 于 (Tue Mar 17 22:02:40 2009) 提到:
不一定吧
我就觉得汉服是挺漂亮的
准备在这边毕业的时候搞一套来穿着招摇过市
不过确实比较腻味愤青式的推广方式
美就是美,用强的就不好了,是对美的污染,恩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汉服的一半是炒做,一半是愤青,退化到连赵武灵王都不如了。
☆─────────────────────────────────────☆
arsenal (知识越多越反动) 于 (Tue Mar 17 22:17:11 2009) 提到:
个人认为汉服最大好处是可以掩盖东亚女人腿粗、短、弯的悲剧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吧
: 我就觉得汉服是挺漂亮的
: 准备在这边毕业的时候搞一套来穿着招摇过市
: ...................
☆─────────────────────────────────────☆
bloodbow (天狼~~没文化真可怕) 于 (Tue Mar 17 22:18:29 2009) 提到:
你觉得漂亮的都是改良的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吧
: 我就觉得汉服是挺漂亮的
: 准备在这边毕业的时候搞一套来穿着招摇过市
: ...................
☆─────────────────────────────────────☆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Tue Mar 17 22:23:41 2009) 提到:
你先得留发髻……否则,汉服穿着实在惨不忍睹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吧
: 我就觉得汉服是挺漂亮的
: 准备在这边毕业的时候搞一套来穿着招摇过市
: ...................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Tue Mar 17 22:26:32 2009) 提到:
@@
皇汉!!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一定吧
: 我就觉得汉服是挺漂亮的
: 准备在这边毕业的时候搞一套来穿着招摇过市
: ...................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Tue Mar 17 22:27:42 2009) 提到:
不对吧钟
我觉得汉服和蒙古服装有点像
穿蒙古服不留发髻也不难看啊?
【 在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得留发髻……否则,汉服穿着实在惨不忍睹
☆─────────────────────────────────────☆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于 (Tue Mar 17 22:53:34 2009) 提到:
感觉不一样……汉服没有一个比较明显的领子缓和头部和躯干的过渡
现在的发型,特别是中长发,显得头部很蓬乱、很突兀
其实,类似的,看看和服的男装,形制和汉服类似,留中长发简直惨不忍睹
如果留的平头,倒还感觉上可以接受——而且,这也是做出了妥协的
发髻的存在,把从头部到颈部到躯干,形成了完整、连续的曲线,看起来就协调了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吧钟
: 我觉得汉服和蒙古服装有点像
: 穿蒙古服不留发髻也不难看啊?
: ...................
☆─────────────────────────────────────☆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于 (Tue Mar 17 23:58:41 2009) 提到:
别忘了太平公主
【 在 arsenal (知识越多越反动)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认为汉服最大好处是可以掩盖东亚女人腿粗、短、弯的悲剧
☆─────────────────────────────────────☆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于 (Wed Mar 18 00:11:46 2009) 提到:
这种?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对吧钟
: 我觉得汉服和蒙古服装有点像
: 穿蒙古服不留发髻也不难看啊?
☆─────────────────────────────────────☆
fangyan (学方言) 于 (Wed Mar 18 01:22:30 2009) 提到:
你很自恋嘛
【 在 bloodbow (天狼~~没文化真可怕)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觉得漂亮的都是改良的
☆─────────────────────────────────────☆
fangyan (学方言) 于 (Wed Mar 18 01:23:06 2009) 提到:
所以我准备最后一年半留头发
【 在 alarm (我是来打酱油的)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得留发髻……否则,汉服穿着实在惨不忍睹
☆─────────────────────────────────────☆
fangyan (学方言) 于 (Wed Mar 18 01:25:15 2009) 提到:
不论东西,女盛装都是大裙
西方人在古代一样身量不高倒是真的
看你这么概括东亚女性
如果不是生在岭南地区得话
那就是你童年可能有阴影。。。。
被短腿mm抛弃过?
【 在 arsenal (知识越多越反动)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认为汉服最大好处是可以掩盖东亚女人腿粗、短、弯的悲剧
☆─────────────────────────────────────☆
arsenal (知识越多越反动) 于 (Wed Mar 18 08:43:13 2009) 提到:
你来北京大街上看看也是这样的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论东西,女盛装都是大裙
: 西方人在古代一样身量不高倒是真的
: 看你这么概括东亚女性
: ...................
☆─────────────────────────────────────☆
napolen (风之高父) 于 (Wed Mar 18 09:51:36 2009) 提到:
应该说我对汉服的观点是这样的:
1、我不反对某种特定形式的服装,只要有人愿意穿,而且其无害于健康和社会公德等因素
2、我反对的是拿出某种特定形式的服装,宣称这种、而且只有这种形式的服装才能代表汉民族,而且试图宣称不穿这种服装就是数典忘祖之类行径
这种做法的错误在于:
a 对民族、民族文化、民族服装的历史性的无知,汉族都是一个历史的、不断演变的概念,何况“汉服”?汉族真正的传统服装追本溯源应该是树叶兽皮,甚至赤身裸体。
b 一切文化、服装,其根本出发点都是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需要与时俱进。传统本身是一个中性词汇,为了传统而传统是愚蠢的。赵武灵王的英明之处就在于敢于为了现实需要而抛弃部分传统。
c 中华民族是需要一定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有的时候是需要某些文化符号作为象征。但是这种符号只要有社会公认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去追本溯源(实际上也做不到)。如果唐装、旗袍、甚至中山装(其实是从日本学来的)能够为中华民族以至世界华人的大多数所接受,为什么不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你强调汉服和“满服”的差别,想说明什么?无非是想把汉民族与中国其他民族区分开来,重提满汉矛盾,其效果就是制造中华民族内部的矛盾与分裂。那到时候说不定还要有人说我是秦始皇、楚霸王的子孙,要跟你刘邦的后人势不两立,搞我的“秦服”“楚服”呢!这种思想的根本是一种极其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不仅与全球化的时代大潮格格不入,而且会制造中华民族甚至是汉族内部的分裂(汉族在演变过程中融入了多少“胡人”,你们现在是想把他们都剔出去是不是?),对社会是有害的。
寄信人: howareyou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标 题: Re: 论汉服复兴的必然失败(ZZ)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ue Mar 17 18:04:58 2009)
来 源: 202.108.130.138
历史大牛说出这话让我实在诧异
且不说赵武灵王下场如何,也不说他的下场和他的改革有无关系
单说胡服骑射,只是改革战士服饰便于作战,其他各阶层平民百官等等还是汉服
而现在兴起的汉服,只是希望礼仪等场合穿汉服而不是旗袍“唐装”,又不是全面复古,而且多是个人行为,没有如剔发易服的强迫性
不知道历史大牛“退化到连赵武灵王都不如了”这句话的逻辑在哪里?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搞汉服的一半是炒做,一半是愤青,退化到连赵武灵王都不如了。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Wed Mar 18 10:02:25 2009) 提到:
如果不主张什么复兴传统啦
我觉得现在的服装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不错的
可是如果主张复兴传统
就应该分清精华和糟粕
就应该提倡盛世传统而不是衰世传统、末世传统
以形式上的实用性来要求传统是荒唐的
因为传统不能替代现代
传统所强调的更多的是文化意义
所以复兴传统更要讲究其文化上的积极性,精神上的积极性
这就是我一向主张要倡导盛世传统的原因
不管是书法,还是绘画,还是服饰
【 在 napolen (风之高父)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说我对汉服的观点是这样的:
: 1、我不反对某种特定形式的服装,只要有人愿意穿,而且其无害于健康和社会公德等因素
: 2、我反对的是拿出某种特定形式的服装,宣称这种、而且只有这种形式的服装才能代表汉民族,而且试图宣称不穿这种服装就是数典忘祖之类行径
: ...................
☆─────────────────────────────────────☆
bearn (秉烛堂主) 于 (Wed Mar 18 11:10:28 2009) 提到:
盛世往往不讲民族传统
衰世才讲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主张什么复兴传统啦
: 我觉得现在的服装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不错的
: 可是如果主张复兴传统
: ...................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Wed Mar 18 11:46:52 2009) 提到:
盛世也可以讲啊
现在讲复兴传统我并不反对
但要复兴积极的盛世传统
如果是救亡时代比如抗日时期
讲倡导传统我也不反对
但应该倡导积极的救亡传统
这才是古为今用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盛世往往不讲民族传统
: 衰世才讲
☆─────────────────────────────────────☆
jiang2000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于 (Wed Mar 18 16:06:33 2009) 提到:
正如没有西方学只有东方学
【 在 bearn (秉烛堂主) 的大作中提到: 】
: 盛世往往不讲民族传统
: 衰世才讲
☆─────────────────────────────────────☆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于 (Wed Mar 18 16:51:11 2009) 提到:
盛唐原封不动挪过来?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不主张什么复兴传统啦
: 我觉得现在的服装也好文化也好,都是不错的
: 可是如果主张复兴传统
: ...................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Wed Mar 18 16:52:51 2009) 提到: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办了
【 在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的大作中提到: 】
: 盛唐原封不动挪过来?
☆─────────────────────────────────────☆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于 (Wed Mar 18 16:55:27 2009) 提到:
到时候满街胡服熏死你别怨我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办了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Wed Mar 18 16:57:03 2009) 提到:
你先把这件事办好再说嘛
【 在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到时候满街胡服熏死你别怨我
☆─────────────────────────────────────☆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于 (Wed Mar 18 16:58:53 2009) 提到:
别发嗲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把这件事办好再说嘛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Wed Mar 18 16:59:43 2009) 提到:
?
【 在 mazarin (mandarin|伧父、吴侬、noblesse de robe) 的大作中提到: 】
: 别发嗲
☆─────────────────────────────────────☆
GoldenBull (囦困) 于 (Wed Mar 18 19:43:41 2009) 提到:
中东,远东
【 在 jiang2000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如没有西方学只有东方学
☆─────────────────────────────────────☆
fangyan (学方言) 于 (Thu Mar 19 03:21:26 2009) 提到:
我在欧洲的街上也没看到好多少
碰到身材绝好的mm的几率并不比北京高很多
尤其再考虑到这些女人一过30岁。。。。
欧洲人身量明显高起来也就是近半个多世纪的事情
看四十岁以上的欧洲人,平均身高明显要低一些
年龄越大越如此
而且欧洲人也不都是身量高的
意大利人和法国人就以矮出名
北欧人才身高奇高
这跟中国南方人平均身高低于北方人是一个道理
【 在 arsenal (知识越多越反动)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来北京大街上看看也是这样的
☆─────────────────────────────────────☆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于 (Thu Mar 19 07:38:09 2009) 提到:
好,你皇汉
我说不过你,我速闪~~~
【 在 fangyan (学方言)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在欧洲的街上也没看到好多少
: 碰到身材绝好的mm的几率并不比北京高很多
: 尤其再考虑到这些女人一过30岁。。。。
: ...................
☆─────────────────────────────────────☆
liuhen (As Always) 于 (Thu Mar 19 08:08:11 2009) 提到:
西学东渐
西学为用
etc
【 在 jiang2000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的大作中提到: 】
: 正如没有西方学只有东方学
☆─────────────────────────────────────☆
fangyan (学方言) 于 (Sat Mar 21 20:35:32 2009) 提到:
你这样学钟。。。。好行为艺术的。。。。
【 在 fordabao (水木历史版的成功是文科教育失败的标志) 的大作中提到: 】
: 好,你皇汉
: 我说不过你,我速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