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rxistEconom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uoxiaoding (罗小丁同志既是一个公民又是一个人民), 信区: MarxistEconomics
标 题: 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转载参考)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24 12:02:22 2011), 站内
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来源 学习时报 时间 2003-11-23 点击次数 2598
恩格斯晚年对资本主义的再认识
杨金海
19世纪80—90年代,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以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以俄国为代表的东方落后国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恩格斯以科学的态度,对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些重要问题作了新的论述和调整。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1895年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所写的导言以及其他文献中认为,1848年《共产党宣言》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趋势没有错,但对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潜在因素估计不足,以为资本主义的丧钟即将敲响,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已经成熟,“历史证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历史用经济革命证明了这一点,这个经济革命自1848年起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在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波兰以及最近在俄国初次真正确立了大工业,并且把德国变成了一个真正第一流的工业国,———这一切都是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发生的,因此,这个基础在1848年还具有很大的扩展能力。”(《“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言》(189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597—598页。)
恩格斯还具体分析了这50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他说,1847年危机以后的工商业复苏,是新的工业时代的开始。从那时起,新的交通工具———铁路和海船———才在国际范围内应用起来,“它们事实上创造了以前只是潜在着的世界市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69页。)当时,在英国,谷物法的废除以及由此引起的进一步的财政改革,给英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所必须的全部地盘,使得它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成为“世界工厂”。德国在世界市场上出现得晚,1848年革命才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只是到1866年和1870年的革命才扫除了最严重的政治障碍,从而“充分发展起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78—379页。)。也只是从那时起,德国才开始了社会经济的大变革———工业和农业的革命,即家庭工业转化为工厂生产,农民经济转化为资本主义大农业。1848年前后,美国还只是一个殖民地市场,即输出原料和输入工业品的国家,最近几十年才发展起来,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68—369页。)
1888年,恩格斯曾到美国,对美国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美国是一个新世界,新不仅就发现它的时间而言,而且是就它的一切制度而言;这个新世界由于藐视一切继承的和传统的东西而远远超过了我们这些旧式的、沉睡的欧洲人;这个新世界是由现代的人们根据现代的、实际的、合理的原则在处女地上重新建立起来的。美国人也总是竭力使我们相信这种看法。他们瞧不起我们,认为我们是迟疑的、带有各种陈腐偏见的、害怕一切新事物的不切实际的人;而他们这个前进最快的民族,对于每一个新的改进方案,会纯粹从它的实际利益出发马上进行试验,这个方案一旦被认为是好的,差不多第二天就会立即付诸实行。在美国,一切都应该是新的,一切都应该是合理的,一切都应该是实际的,因此,一切都跟我们不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534页。)恩格斯还分析了美国的经济发展情况,指出,美国正在取消保护关税制度,并且产生了道地的美国组织“瑞恩”和“托拉斯”,这是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在各种工业发明方面,美国已经肯定地起着主导作用,而德国正在同英国争夺第二位。”(《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727—728页。)恩格斯预言,如果美国实行了贸易自由,那末再过十年它就会在世界市场上击败英国。20世纪的历史证明,恩格斯的断言是正确的。
恩格斯认为,1845年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所描写的情况,至少就英国而言,现在在很多方面都已成为过去。资本主义产生了一些“新的精神”,在这里,“商业道德”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资产阶级采取了一系列“改良措施”。之所以这样,完全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规律决定的。恩格斯指出:“现代经济学的规律之一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愈发展,它就愈不能采用作为它早期阶段的特征的那些琐细的哄骗和欺诈手段。……这些狡猾手腕在大市场上已经不合算了,那里时间就是金钱,那里商业道德必然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其所以如此,并不是出于伦理的狂热,而纯粹是为了不白费时间和劳动。”“在工厂主对待工人的关系上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例如实物工资制被取消,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日法案等,都是为了赢得时间和增强竞争力。有的资本家甚至默认工联的存在和力量,把罢工看作实现他们目的的有效手段,鼓吹和平和协调等。“所有这些对正义和仁爱的让步,事实上只是使资本加速积累于少数人手中和消灭那些没有这种额外收入就不能维持下去的小竞争者的一种手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368—370页。)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因素,即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由股份公司经营的资本主义生产,已不再是私人生产,而是为许多结合在一起的人谋利的生产;“在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270页。)
政治上,英国、美国、德国等逐步实行了政党政治,工人阶级政党在议会中有了一定的席位。例如,德国社会民主党所得的选票逐年增多,到1890年已经达到1427000票,占总票数的1/4以上。政府和统治阶级使尽了一切手段都毫无用处。工人阶级利用合法手段掌握政权成为可能。德国党甚至到19世纪末就可能担负起国家管理的使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01、629页。)。
当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社会日益分裂为两个部分,一方是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占有者,另一方是广大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清楚地表明,产生这个结果的不是某些小的欺压现象,而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第601、629页。)。
【 在 rcheng (duoduo) 的大作中提到: 】
: 标 题: 恩格思论中国
: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Nov 24 01:35:16 2011), 站内
:
: 中国在世界市场上出现得晚;我们的大工业产生于50 年代,它通过1949年的改革获得
: 了初步的发展,并且只是在1978的改革至少为它扫除了最严重的政治障碍以后,才充分发展起来。
: 然而,它发现,世界市场大部分已经被占据了。供应大路商品的是日本,供应精致奢侈品的是德国。中国既不能用价格来击败日本,又不能用质量来击败德国。因此,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循着日本生产的常轨,暂且带着对日本人说来批量太小、对德国人说来质量太差的商品挤进世界市场。中国人惯用的先送好样品后交劣等货的骗人手法,自然很快就在世界市场上受到了严酷的惩罚,几乎完全失灵;另一方面,在生产过剩条件下进行竞争,甚至渐渐促使规矩的日本人走上了降低产品质量的歪路,从而帮助了在这方面无可匹敌的中国人。 这样,我国就终于达到了这个地步:建立了大工业并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是我国大工业几乎是专为国内市场工作,构成我国大宗出口的是大量的小商品,大工业至多只为小商品供应必需的半成品,而小商品本身则大部分由东南家庭工业来供应。
: 于是,现代民工由于自己老家占有房屋和田地而得到的"实惠",就十分辉煌地表现出来了。任何地方--甚至东南亚的家庭工业也未必能除外--的工资都不像中国家庭工业的工资那样低得可怕。全家人从自己的小园圃和小块田地上辛苦得来的东西,由于竞争被资本家从劳动力价格中扣除了;民工不得不接受任何一种计件工资,因为不这样他们就什么也得不到,而单靠自己的农产品不能维持生活;另一方面,因为正是这种农业和土地占有把他们束缚于一个地点,阻碍他们另找职业。正是由于这种原因,中国才在世界市场上在销售一系列小商品方面具有竞争能力。资本的全部利润取自正常工资的扣除部分,并且可以把全部剩余价值送给买主。这就是大部分中国出口商品价格低廉得令人吃惊的秘密。
: 这种情况比其他任何情况都更能够把其余各个工业部门的中国民工的工资和生活水平也保持在发展中国家的工人的水平之下。这种传统的、大大低于劳动力价值的劳动价格,好似铅砣也把城市工人甚至大城市工人的工资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之下。况且城市中劳动报酬很低的工业也取代了旧日的工业,这里的一般工资水平也已经压得很低,所以情况变得更糟。
:
: 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比较早的历史阶段上曾经是农民较好生活的基础的东西--农业与工业的结合,占有房屋、园圃和田地,乡镇企业--现在在大工业的统治下,不仅成了农民最沉重的枷锁最后消失。而且成了整个农民阶级最大的不幸,成了工资无比地低于正常水平的基础,并且不仅个别工业部门和个别地区是这样,全国各地也是这样。无怪乎靠这样不正
: 常地从工资中扣除的钱过活和发财的大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总是醉心于农村工业,醉心
: 于占有住房的工人,认为推行新的家庭工业是救治农村中一切灾难的唯一单方!
: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可是它还有相反的一面。家庭工业已经成了中国出口贸易以及全
: 部大工业的广大基础。因此,它扩散到中国广大地区,并且还在一天比一天发展。
: 随着家庭工业的发展,一个个农民地区就相继卷入了现代的工业运动。这种由家庭工造成的农业地区的革命化,就使中国境内工业革命波及的地区要比苏联工业革命波及的地区广阔得多;我国工业发展的水平较低,这就使这个革命尤其有必要向广大地区发展。这就说明,为什么中国同俄国相反,革命的工人运动在全国大部分地区有了这样强劲的发展,而不只是局限于中心城市。同时这又说明,为什么这个运动的进展是平静的、稳健的和不可阻挡的。很清楚,在中国只有当多数小城市和大部分农村地区也成熟到实行变革的时候,首都和其他大城市中的胜利起义才有可能。在比较正常的发展条件下,我们决不可能像俄国人在1917 年取得工人的胜利。然而正因为如此,我们的革命的首都也就不会像彼得堡,俄国革命发源于首都,在中国则是发源于大工业、工场手工业和家庭工业地区;首都只是后来才被攻克。因此,将来首先发难的恐怕还得是日本人,但是最后解决战斗只能在中国。
: 然而,这种农村家庭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虽然由于广泛发展而成为中国的有决定意义的生
: 产部门,同时使中国农民阶级越来越革命化,可是它们本身又不过是进一步变革的准备阶段
: 。正如马克思已经证明的(《资本论》第1 卷第3 版第484-495 页①),在一定的发展阶
: 段上,机器和工厂生产也会为它们敲响丧钟。敲响丧钟的时刻看来已经很近了。但是农村家
: 庭工业和工场手工业被机器和工厂生产所消灭,在中国就意味着千百万农村生产者的生计被
: 断绝,中国几乎一半小农被剥夺,不只是家庭工业转化为工厂生产,而且农民经济转化为资
: 本主义的大农业,小地产转化为地主大地产--也就是意味着一场牺牲农民而有利于资本和
: 大地产的工农业革命。如果中国注定连这个变革也要在旧的社会条件下完成,那么这样的变
: 革毫无疑问会成为一个转折点。如果那时其他任何一国的工人阶级都还没有首先发难,那么
: 中国一定会发起攻击,而形成"英勇军队"的农民子弟一定会英勇地助战。
: 只要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慈善家继续执行其资本家的社会职能,想实现他们的理想却带
: 来相反的效果,做出有利于社会革命的事情,那我们是乐于让他们去自我欣赏这个理想的。
:
: --
: 我是百科全书
:
:
: ※ 修改:·rcheng 于 Nov 24 08:03:29 2011 修改本文·[FROM: 222.35.80.*]
※ 修改:·luoxiaoding 于 Nov 24 12:08:29 2011 修改本文·[FROM: 111.194.92.*]
: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20.194.7.*]
--
修改:rcheng FROM 222.35.80.*
FROM 111.1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