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和斯大林可能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是和马克思肯定关系匪浅。
研究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越来越感觉,确实是一部刻意从“工人阶级”的立场看问题的著作。就如地心说和日心说,都描绘了天体的运行轨迹,只是参考系不同罢了。
但是参考系的不同,有时候可以简化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如日心说,有时候却可能是事物变得如此复杂,以至于需要不断的例外和补丁,最后无法认识,如地心说。
不用“价格”,而用“时间”来衡量劳动,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存在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第一卷第一章。也就是这个问题,导致改革开放初期,国家重建计划经济的失败,既而只好走向今天的道路。
【 在 newmorning (齐鲁布衣) 的大作中提到: 】
: 什么是有“价值”的劳动 什么是没有“价值”的劳动 这个判断根据时代而不同
: 在封建社会,商人的活动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商品被认为是无用的,只有农民和粮食才是硬道理;
: 到了现代社会早期,商人的活动被重视了,但是只有实物生产才认为有价值,钢铁、煤炭;在马克思资本论中,因为运输工人不直接从事商品制造,但卡车司机显而易见又是工人阶级,结果马克思花了很大的篇幅,东拉西扯,打了好多补丁,才说圆了这种劳动是有价值的。
: ...................
--
FROM 59.6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