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被秦扣留的国际背景
谓赵王曰章
谓赵王曰:"三晋合而秦弱,三晋离而秦强,此天下之所明[见]也。秦之有燕而伐赵
,有赵而伐燕;有梁而伐赵,有赵而伐梁;有楚而伐韩,有韩而伐楚;此天下之所明见
也。然山东不能易其路,兵弱也。弱而不能相壹,是何[秦]之知,山东之愚也?是臣所
为山东之忧也。虎将即禽,禽不知虎之即己也,而相斗,两罢,而归其死于虎。故使禽
知虎之即己,决不相斗矣。今山东之主不知秦之即己也,而尚相斗,两敝,而归其国于
秦,知不如禽远矣。愿王熟虑之也。
"今事有可急者,秦之欲伐韩、梁,东闚于周室甚,惟寐亡之。今南攻楚者,恶三晋
之大合也。今攻楚休而复之,已五年矣,攘地千余里。今谓楚王:'苟来举玉趾而见寡人
,必与楚为兄弟之国,必为楚攻韩、梁,反楚之故地。'楚王美秦之语,怒韩、梁之不救
己,必入于秦。有谋,故[发]使之赵,以燕饵赵,而离三晋。今王美秦之言,而欲攻燕
;攻燕,食未饱而祸已及矣。楚王入秦,秦、楚为一,东面而攻韩。韩南无楚,北无赵
,韩不待伐,割挈马[免]而西走。秦与韩为上交,秦祸安移于梁矣。以秦之强,有楚、
韩之用,梁不待伐,割挈马[免]而西走。秦与梁为上交,秦祸安攘于赵矣。以强秦之有
韩、梁、楚,与燕之怒,割必深矣,国之举。此臣之所为来。臣故曰:'事有可急为者。
'
"及楚王之未入也,三晋相秦相坚,出锐师以戍韩、梁西边,楚王闻之,必不入秦,
秦必怒而循攻楚,是秦祸不离楚也,便于三晋。若楚王入,秦见三晋之大合而坚也,必
不出楚王,即多割,是秦祸不离楚也,有利于三晋。愿王之熟计之也。"
急,赵王因起兵南戍韩、梁之西边。秦见三晋之坚也,果不出楚王,卬而多求地。
此策所发生的时间,正是楚怀王欲入秦而未入的BC299年,对于理解秦之扣留楚怀王的国
际背景很有意义。楚世家记秦昭王信的内容为:"始寡人与王约为弟兄,盟于黄棘,太子
为质,至驩也。太子陵杀寡人之重臣,不谢而亡去,寡人诚不胜怒,使兵侵君王之边。
今闻君王乃令太子质于齐以求平。寡人与楚接境壤界,故为婚姻,所从相亲久矣。而今
秦楚不驩,则无以令诸侯。寡人愿与君王会武关,面相约,结盟而去,寡人之愿也。敢
以闻下执事",主要是追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此策则称"苟来举玉趾而见寡人,必与楚为
兄弟之国,必为楚攻韩、梁,反楚之故地。"攻韩、梁,反楚之故地,不但是要归还秦侵
占楚的汉中等地(BC304年秦曾归还上庸等部分汉中地给楚,但BC301-300年又反攻楚国
占领其地,即"攻楚休而复之,已五年矣,攘地千余里"),还要帮助楚国恢复韩、魏于
BC301年占领的楚国宛、叶、南阳之地。此时秦国的目的是分化强大的齐韩魏三国联盟,
采取的策略:一是以归还故地于楚引诱楚怀王入秦结盟;二是以许可赵国攻占中山、燕
国之地(此时赵武灵王正在大举进攻中山,在策士看来也有攻燕的潜在企图)引诱赵国
与秦联合;三是让王弟涇陽君入齐为质,引诱齐相孟尝君入秦为相,对三国联盟进行釜
底抽薪。如果这些策略都能成功,则韩魏必然经不住秦国的进攻而屈服。
此策作者,据另一篇策文可推断为陈轸无疑。
齐策一
秦伐魏,陈轸合三晋而东谓齐王曰:"古之王者之伐也,欲以正天下而立功名,以为
后世也。今齐、楚、燕、赵、韩、梁六国之递甚也,不足以立功名,适足以强秦而自弱
也,非山东之上计也。能危山东者,强秦也。不忧强秦,而递相罢弱,而两归其国于秦
,此臣之所以为山东之患。天下为秦相割,秦曾不出[刀];天下为秦相烹,秦曾不出薪
。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愿大王之察也。
"古之五帝、三王、五伯之伐也,伐不道者。今秦之伐天下不然,必反之,主必死辱
,民必死虏。今韩、梁之目未尝干,而齐民独不也,非齐亲而韩、梁疏也,齐远秦而韩
、梁近。今齐将近矣!今秦欲攻梁绛、安邑,秦得绛、安邑,以东下河,必表里河而东
攻齐,举齐属之海,南面而孤楚、韩、梁,北向而孤燕、赵,齐无所出其计矣。愿王孰
虑之!
"今三晋已合矣,复为兄弟约,而出锐师以戍梁绛、安邑,此万世之计也。齐非急以
锐师合三晋,必有后忧。三晋合,秦必不敢攻梁,必南攻楚。楚、秦构难,三晋怒齐不
与己也,必东攻齐。此臣之所谓齐必有大忧,不如急以兵合于三晋。"
齐王[曰]:"敬诺。"果以兵合于三晋。
这两篇策文内容相通,描述的形势也是同一时间,连表达感情的文字都极为相似,如"弱
而不能相壹,是何[秦]之知,山东之愚也?"、"何秦之智而山东之愚耶?"。可见必为陈
轸所作。陈轸是与张仪、公孙衍同时而齐名的纵横大家,此时挺身而出,亲自主持合纵
运动。他先是劝说赵武灵王在攻中山的同时,分兵帮助韩魏戍边,稳固住三晋同盟,再
劝说齐闵王立即出兵合三晋。他预测在这种情况下秦国不得不把打击目标转向楚国,楚
怀王就不会入秦,而如果入秦,则秦国会拘留之以求割地。后者果然被其言中。因为如
果放楚怀王归国,楚国很可能立即加入三国同盟参与攻秦,对秦极为不利。而如果扣留
楚怀王,则会暂时使楚国决策层处于瘫痪地位,避免其加入三国同盟的攻秦战役,减轻
秦军的压力。
可见在陈轸等人的策动下,秦的三条策略都未能成功。赵武灵王接受了富丁的建议,与
韩魏齐三国联合,形式上参加了这次合纵,但主力仍北上攻中山,并取得了齐国对此的
默许。齐闵王也出兵合于三晋,"戍梁绛、安邑",继续主导合纵运动。而最关键的人物
孟尝君,则在入秦后及时发现深入虎穴,在传说中的鸡鸣狗盗之徒的帮助下成功逃脱,
并从此与秦结仇,回到齐国继续执政,重返三国同盟的领导者位置上,接过陈轸的衣钵
,并掀起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合纵攻秦。此后陈轸不见记载,大概是从此淡出政坛了。
由此来看,楚怀王此次入秦及被扣留,国际背景十分复杂,乃是各国博弈的结果。难怪
行前大臣昭雎、王子子兰等人为此曾有争论。最终楚怀王仍然成行,却没有对身后事做
好安排,实属不智之举。
--
FROM 112.22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