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在奇穆的语言中,昌意思是太阳,因此这个城市的名字意思是太阳城。整个城
市被分成
10
个城堡,据推测每一位奇穆国王都会建造一座城堡,死后就葬在里面,
每个城堡中又分割成不同的区域,有用于举办仪式的还有用来放置灵柩的,还有储
物间以及住人的居室。这些城堡用很高的墙分割开来,现在看起来它们很矮但那时
候是很高的,而且内部结构错综复杂,他们用土砖块建成,然后覆盖一层平滑的表
面,这样他们可以用雕刻来装饰墙体,装饰花纹有两种,一种是用写实的手法描绘
鸟、鱼以及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另一种是用抽象的手法表现同一主题。
”
的的喀喀湖,世界最大的高原淡水湖,面积
8830
平方公里,海拔
3812
米,平均水
深
100
米,最深处达
250
余米,它无疑是安第斯山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当地
印第安居民至今保持着非常原始的生活方式,
为人们生动地展示着古老的印第安社
会的方方面面。
乌鲁族印第安人用当地盛产的香蒲芦苇草在湖面上堆积起一个个浮岛,
世世代代在
上面繁衍生息。芦苇草便是他们重要的生活资源,他们用芦苇草建造房屋、船只,
青嫩的芦苇根也成了他们每餐必备的食物,他们沿袭立脚点古老的生活习惯,男人
个个都是捕鱼能手,
女人们都能信手编出各式各样色彩艳丽的具有浓郁印加风格的
纺织品。由于岛上的资源有限,为了获得必须的生活用品,他们依然沿袭着原始的
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交易完成之后,双方还友好地扬致意。勤劳淳朴的印第安人
就这样在美丽的的的喀喀湖上过着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生活。
的的喀喀湖是印第安人的圣湖,传说印加的祖先曼科、卡帕壳和玛玛·奥克略就出
生在这里,他们是太阳神的儿女,他们按照太阳神的旨意离开圣湖来到库斯科,在
这里建立首都,并进而统一四方,形成庞大帝国。库斯科,印第安语的意思是世界
的肚脐,也就是世界的中心。帝国的疆土被称为塔万廷苏约,意即四方一统。塔万
廷苏的约北起厄瓜多尔,南至亚马逊平原和查科地区,绵延
4000
多公里,总面积
达
200
多万平方公里,而关于总人口,专家们提供了从
200
余万到
600
余万几种不
同的说法。
印加在文字历法等方面不如中部美洲,但他们的社会组织和国家机构更为发达。
(秘鲁学者
安娜·露西亚·穆托·德·凯西)
“帝国最重要的人物是
Sapa
Inca
,
他被认为是太阳神的儿子,
通常情况下简称他为印加,
帝国由许多不同的民族组成,
后来被克丘亚征服,他们也是其中的一个民族,只有印加的后代才能继承,印加的
王位成为帝国的统治者,印加王有很多妻妾,第一夫人是
Coya
,相当于王后,克
丘亚语称整个帝国为塔万廷苏约,它被分
4
个大区,每个大区有一个地方长官,社
会最基层的单位是艾柳,它就像一个扩大化的家庭,土地归艾柳所有,土地产出要
被分成
3
份,分配过程在地方长官的监督下进行,一份给印加王,一份给贵族,第
三份留给艾柳。
”
为了对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实行有效统治,印加帝国建立了他们完善的公路
网,其中有两条是相互平等贯穿南北的干线,印加的公路长达
4000
多公里、宽约
4.5-7.5
米不等,
并建有百余座桥梁,
每隔
7.2
公里树一里程碑,
每隔
20
余公里设一
所驿站。
(秘鲁学者
安娜·露西亚·穆托·德·凯西)
“驿站里为经过的旅客准备了食物,
这样不仅便于军队转移,来应付其它省区的叛乱等突发事件,同时也给查斯机提供
方便,查斯机是最善跑的人,他们给印加王传递来自帝国各地的信息。
”
印加没有文字,基普是一些打了许多结的彩绳,是典型的结绳记事。或许也是因为
军事的需要,印加人擅修石城、要塞,他们采用蒂亚瓦纳科的方式,以形制不一的
巨石堆砌建筑,不用灰桨粘合,这种建筑的表面也不用浮雕装饰。著名的萨克萨瓦
曼城堡修建在库斯科城北
3
公里处的一座小山上,有
21
个棱堡和
3
层围墙,每层
围墙高
18
米,所用巨石最大的长
9
米,宽
5
米,山顶修有阅兵场,每年
6
月
24
日
在此举行盛大的太阳祭。
印加的首都库斯科城位于比尔加诺塔河上游一处海拔
3410
米的高原盆地之中,被
誉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这里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是印加帝国的发源地,也
是今日秘鲁库斯科省的省会和最重要的旅游胜地。
库斯科城中至今还可以看到许多
印加时代的街道、宫殿、庙宇和房屋建筑。市中心是武器广场,四周有一些西班牙
式的拱廊和天主教堂,而在广场的东北方,坐落着著名的印加神庙——科里坎查。
在遗址所在地,我们看到的是一座殖民时期的天主教堂,走进教堂,似曾相识的印
加巨石建筑才呈现在眼前。科里坎查是印加帝国的一座最重要的神庙,它在印加语
的意思是黄金院落。
据说十六世纪西班牙史学家维加曾记述,当时整栋庙宇的墙壁和地面都由金片覆
盖,宽阔的庭院中是黄金打造的玉米、植物、以及形态各异的动物的塑像。西班牙
人到来后,毁掉了神庙、运走了黄金,并用神庙的基石做地基,建起了一座圣多明
哥教堂,然而经过了两次大地震后,教堂被夷为平地。而用印加典型的施工法建造
的牢固的地基和围墙下端却安然的逃过两次灾难。教堂经过两次重建后,便形成了
今天这样独特的景象。
走在大殿里还能清楚的辨别出神殿内部的构造和规模以及太
阳神庙、月亮神庙、星神庙所在的位置。那挂在墙壁角落的金太阳残片还默默的提
醒着人们,这里经历的辉煌和磨难。
首都库斯科城西北
100
多公里伫立着雄伟的维尔卡班巴山,
湍急的乌鲁班巴河从山
中奔涌而出,西班牙人统治秘鲁整整
300
年,却全然不知在这里的高山之巅还有一
座雄伟的印加城市。印加人最后的抵抗力量可能就曾经在这里藏匿了许多许多年,
他们对这座隐秘城池的遗弃,也是一个难解的历史之谜。直到
1911
年,这座城市
才被耶鲁大学的一位历史学教授发现,古城的原名已经无从知晓,学者根据当地的
山名将它命名为马丘比丘。
2007
年,它也被选入了世界新七大奇迹。
马丘比丘海拔
2280
米,一面靠山、三面临河,两侧的悬崖深达
600
余米。这座城
市可能是印加帝国在公元
1440
至
1500
年才建造的,它的面积约有
13
平方公里,
估计曾经居住
1000
余户人家。马丘比丘尽管如今仅存残垣断壁,但当初壮观兴旺
的景象依然依稀可见。古城街道不宽、纵横有序,街道两旁的宫殿、庙宇、亭台、
堡垒、作坊、民居和蓄水池高低大小错落有致,人工开凿的沟渠将远处的山泉引入
城中,以弥补城内供水的不足。马丘比丘的城墙和各主要建筑也都采用巨石无缝拼
接的方式修建起来。巍峨的金字塔顶端建有由处女管理的太阳庙,较大住宅的墙壁
上留有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窗子,
一条整齐的台阶路从古城正门开始延着山势盘旋而
上,想来就是全城的主要街道了。古城的主要建筑包括朝向库斯科方向的大门,掩
蔽墓地的曲墙,是印加王室贵族居住的印加之屋。由
12
座庙宇组成的神殿群等,
神圣广场的北面耸立着高大的主神殿,另一侧是三窗殿。传说印加的祖先是从其中
的富饶之窗出发去征服世界的。神圣广场的中央,有一块硕大的栓日石,据说那也
是一个精准的日晷和石历。
在远处地势较低的地方还开辟了一块专供庆典和阅兵用
的大操场。马丘比丘城外发现的崖间墓葬中,有
173
人的遗骸,其中女性
150
人,
而且,为数不多的男性都由女性围绕,难道这些女性都是印加贵族的陪葬。
向西进入太平洋,大约
3200
海里,有一个现在归智利所属的三角形小岛,名曰复
活节岛。岛上没有河流湖泊,植物很少,除了老鼠几乎没有野生动物,可是,却有
600
多尊用整块火山岩雕凿而成的巨大人像,齐刷刷地站在那里,面向大海、翘首
以望。它们也是印第安人的杰作吗?
古代印第安人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太多的神秘,也留给我们无尽的猜想,不知要到哪
一天,那些被时光尘封的历史之谜才能被一一揭底。
--
FROM 218.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