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因家境过于贫寒而无力搬迁的人们来说,初到美国时定居地区所处的经济状况是额外重要的。举例来说,在波士顿地区登岸的爱尔兰人,就发现该市对工人阶级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也没有其他什么机会。连大多数美国的工人阶级都因此而避开这个城市,但19世纪中叶爱尔兰人移民来美时,一下船恰恰就是波士顿,为此他们后来在经济上吃了好多年苦头。在短短几年中(1840年到1850年)抵美并聚居在东北部少数几个城市(尤其是纽约和波士顿)里的爱尔兰人,数量是如此之众,加上其中多数又挤在单一的行业(非熟练劳工)里,这就是他们融入美国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特别的难题。开凿运河和修建铁路在东北部起步以后,家贫如洗的爱尔兰人就投入了这些吃力而又危险的苦差事。许多人就在运河两岸和铁路沿线的城镇定居起来。爱尔兰人今天的地里分布依稀反映了当年的这种定居格局。
从风帆船到蒸汽船的更换,大大的改变了美国移民的格局,旅途时间从30-90天不等缩短到最多不超过十天,而且工人阶级在经济上也有能力买得起客船票,用不着再去乘货船。移民风格与贸易格局已经脱钩。这既改变了移民的数量,又改变了移民的来源。移民的人数在内战前时代总共为500万人,内战后20年中即增加到1,000万人,而在此后的15年内又增加到1,500万人。移民来源的变化同样也是惊人的;在1882年,87%的移民来自北欧和西欧,但是25年之 后,81%的移民则来自南欧和东欧、斯拉夫人、犹太人及地中海沿岸的民族,首次变成了美国人口的重要成分。
黑人当然是被迫贩卖到美国来的,他们抵美的目的地是由别人选择的,但这也不是随便的选择。黑人积聚在南方,这里的土壤和气候易于种植强迫奴隶劳动进行生产的农作物。1793年轧花机发明之后,美国的奴隶也几乎全部变成种植棉花的奴隶,黑人的地理分布进一步向南方移动,集中分布在密西西比州、亚拉巴马州、佐治亚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北部的大棉田。甚至在奴隶制结束之后,黑人仍聚居在上述这些后来一直比全国其他地方更为贫困的地区里,这就构成了他们长期摆脱不掉的经济桎梏。今天,不住在南方的那一半黑人,比仍住在南方的那一半黑人所挣的收入要高出大约50%。显然,撇开其他所有的考虑,黑人作为一个整体,其收入因地理分布而提高不起来。
有些美国移民干脆就在离他们母国最近的地方落脚,例如东方人定居在夏威夷和西海岸,墨西哥人在美国的西南部,古巴人在弗罗里达。波多黎各人和西印度群岛人却集居在纽约市及其周围地区,这反映了20世纪的民航和海航的四通八达。
【 在 PzkpfwV (再重申一遍我不是重型坦克~) 的大作中提到: 】
: 时间和地点
: 构成美国人口的许多种族,并不是同时到达的,也并不分布在同一地区。一般来说,每个民族在其移居美国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特定的高峰期。爱尔兰人移居的高潮大致在1850年代,而犹太人移民的高潮在此50年以后,墨西哥人的移民高潮则又在下一个50年之后。移民的地区分布,也
: 由于上述这些地区在经济活动上各有其特点,各所在地区的移民种族的命运也就分别和小麦种植或炼钢、铁路修建、棉纺等等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全国的经济条件因地而异,每个种族在抵达美国后也就遇到彼此相异的机会和制约。各种族其后在经济上的经历,反映了他们各自带到美
: ...................
--
FROM 118.186.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