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华人
" 华侨"的存在是一种世界现象,从东南亚到加勒比海的广大地区都有他们的踪迹,美籍华人只是其中一部分。截至1930年,已有800多万中国人离乡背井,迁 居各地。这些海外华人在民众极为贫困的当地社会里,时常顺利地成为店主、商人和银行老板,从而引起本土人对他们的忌恨,受到政治迫害和零星的暴力骚扰,与 犹太人在欧洲的长期遭遇如出一辙。中国人常被称为"亚洲的犹太人"。海外华人从事的职业和犹太人极为类似;他们在许多不同的国度里,过着自己独立的文化和 社会生活,这也和犹太人相同。中国人的技能和组织本领,使他们成为许多贫穷国家的有价值的外来户,而家境富足又使他们成为政治上受打击的对象。'所以,这 些国家的政府对华人的态度,一直就是爱憎兼具的。许多拉丁美洲国家对中国移民的态度,向来是时而鼓励,时而限制。晚至1966年,所罗门群岛政府还就是否 驱逐所有华人间题进行过辩论。在印度尼西亚和墨西哥,都曾发生过对华人的大屠杀。目前在马来西亚仍存在着就业配额制度,限制作为少数民族的华人找到理想的 工作或其他发展经济的机会,以袒护当地的马来人。许多在共产党接管政权后被赶出越南的"船民",都是华裔。
美籍华人历来是世界华侨大军中 的一个极小的组成部分。他们的经历,清楚地体现出他们随身带来的文化与他们在美国所处的环境这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可以追溯到 基督降生之前的几千年。中国曾在很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世界上经济、技术和社会组织最先进的国家。中国在11世纪所达到的经济发展水平,任何一个欧洲国家在 18世纪之前部没能赶上。现存最古老的一本印刷的书,是公元9世纪在中国印刷出来的。中国的铸铁术比欧洲要早1000年,。在10至12世纪的宋朝,中国 就有了钢铁工业,年产生铁十多万吨。马可?波罗在中国发现了一个有200万人口的城市,而当时欧洲最大城市的居民也不超过区区5万人。晚至16世纪,中国 仍具有世界上最高的生活水平。
海外华人的出现和这个伟大文明的衰落是相关的。两者皆自明朝(1368一1644)始。由充满改革思想的知 识分子所主宰的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特别是对大规模的企业,实行全面的控制。在明朝统治的最后一个世纪,中国人开始外流,形成首批规模颇大的华人社区。这 些海外华人随身所带的技能和组织本领,使他们到处都能吃得开,但却加剧了中国的衰落和贫困。中国现代史上的一大讽刺是,中国人在世界各国都能发财致富,但 他们在国内却贫困不堪。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移居美国的华人,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即广东省。而且,他们的籍贯非常集中,多属广 东省7个地区之一的台山人。在中国这样一个地区差别很大的国家里,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原来那批美籍华人的语言是台山方言,类似广东语,但和中国通用的官话 相去如此之远,以致互相难以沟通。尽管长期以来,中国的书面语言是相同的,但口语的差别相当之大,存在着许多彼此互不相通的方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 国的华人,一般说官话,从而在他们自己和原有的在美华人之间形成了一种语言隔阂。
和意大利一样,中国的地方主义渊源于其地形。山脉和丘陵 分割了这个国家。它的两大河流 ——北方的黄河和南方的长江——流域很不相同。中国人虽属同一个种族,但这点并未妨碍他们按各自所处的区域、所操的语言和所具备的文化背景,将自己视为各 不相同的种族群体。中国人那极为动荡而残暴的历史所留下的遗产,就是忠于本多本土的家族,将其视为个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归宿。誓死向家族敌人讨还血债,在中 国是长期而根深蒂固的传统,这也和意大利的情形相仿佛。
在近代中国,地方和中央政府的软弱无能,导致各种强权和暴力的自治中心,如家族、 军阀和秘密社会等,近代中国的秘密社会组织,或"堂",正如意大利南部的黑手党,曾一度是抵抗和报复外来军阀压迫的力量,获得过广泛的民众支持,但他们同 时也变成了专门从事敲诈勒索的犯罪分子。这些秘密社会或堂,成为包括美国华人在内的海外华人社区的一个共同特征。
跟随华人到美国的中国文 化的另一特点,乃是对学识的敬重。帝制时代的中国,千百年来都通过教育和科举考试来选拔其文职官员,有学识的人备受尊重。美籍华人经历几代人的时间才能在 美国获得和充分利用高等教育,但在机会到来之前,他们就己有充分准备了。虽然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过去主要是(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国,但是广东省的台山地 区却是一个多山而贫瘠的地方,没有什么农业。那里的老百姓一般从事贸易,充当中间人、推销员和商人。许多人到了香港,在那里结识了欧洲人,并得知加利福尼 亚在1849年发现金矿的消息。真可谓神差鬼使,由此而开始了华人向美国的迁徒。
--
FROM 218.1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