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第十个马拉松.出发),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司令四中革委会主任孔丹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Nov 8 15:55:04 2013), 站内
左起:赵胜利(西纠作战部长)、孔丹(西纠司令)、秦晓(西纠宣传部长)
住进中南海那年,陈小鲁在北京四中上初一,“有点开窍,关心政治了”。同学跟他讲,张国焘有个手枪队,谁不听话就枪毙谁。学校开设了政治课,讲“一大二公”、讲共产主义,课堂辩论的话题是“解放台湾”,还常常组织学生上街游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完成了政治启蒙。
1966年8月,“天下大乱”。红卫兵在苏联驻华使馆前开大会,把那条街改名为“反修路”。周恩来告诉几名在场的八中红卫兵,中学红卫兵是一盘散沙,不知道谁是头儿,管不起来,精神传不下去。他的意思是,主持更名活动的红卫兵联络站不能解散,可以变成常设机构。八中的红卫兵回答说,我们做不了主,我们学校有头儿。
“他们回来就告诉我了。”陈小鲁说,他利用自己的威望,发起成立了“西纠”(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指挥部设在解散了的九三学社,四中革委会主任孔丹(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之子)任司令,秦晓(原西康省委副书记秦力生之子)担任宣传部长。因为发起西纠,陈小鲁成了各中学都认可的学生领袖。
“西纠”成立后发布过十多道通令,每个学校抽出十几人做纠察队员,想要制止抄家武斗,国务院给它配了住房、汽车、司机、厨师,孔丹可以与周恩来单线联系。西纠成立后,海纠、东纠也成立了。
“我们没有教育打人,但阶级斗争教育不断给你紧那个弦。刘文学不是被阶级敌人杀害了吗?雷锋不也讲对阶级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阶级仇恨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语言可以变成行动,暴力就被激发出来了。”陈小鲁说。
11月以后,风向变了,“上面对西纠不满意”,陈小鲁想到了散摊儿,但西纠已经换了主政者,他们觉得“你们这帮人当官过了瘾了,我们还没干过”。
这时,国家已经面目全非,陈毅元帅也受到了冲击,陈小鲁更加迷惘。“西纠”被打为反动组织后,余烬未灭,“西纠造反派”、“联动”、“四三派”、“四四派”等名目繁多的红卫兵组织又冒了出来。1967年后,孔丹、秦晓与李三友、马凯等人创办《解放全人类》报,被当作“反林彪反江青分子”隔离审查四十余天。
--
FROM 61.15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