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朱家族研究5韩陵之战与尔朱氏的覆灭
尔朱家族最开始对高欢并不重视,还是在尔朱世隆的联络下,尔朱兆、尔朱度律、尔朱仲远才起并州、徐兖、京畿三处之兵讨伐之。在立帝事件中吃了亏的尔朱兆,本来就憋着一肚子气,加上高欢散布谣言离间尔朱兆与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的关系,尔朱兆一怒之下骂走了二人,单独迎战高欢,结果吃了个大败仗。
这下尔朱氏真的紧张起来了,还是尔朱世隆出面协调,让皇帝元恭立尔朱兆之女为后,解了尔朱兆的心结;又说服尔朱天光出关支援,这样集结了尔朱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尔朱仲远四路人马十余万人,再次攻打高欢。
尔朱天光出关的时候,他的副将贺拔岳曾劝他留在关中坐山观虎斗,不必与尔朱兆等人一块与高欢决战,但被尔朱天光拒绝。有人可能也会质疑尔朱世隆,为什么要把尔朱氏的全部精锐聚到一块去让高欢消灭,究其原因,可能是担心单靠一路人马无法与高欢对抗。
当时高欢手下大约有步兵三万,骑兵两千,其组成包括高欢的本部人马、葛荣降部和河北汉人豪强部队,反抗意志坚决,均有决一死战之心。而尔朱氏中战斗力最强的尔朱兆部在上一战中损失不小;尔朱天光又调动不了贺拔岳、侯莫陈悦的部队,只能率本部人马出战;尔朱度律、尔朱仲远的军队虽多,但成分复杂、战斗力偏弱。四人加在一块,号称二十万人,实际估计只有十几万人。如果单独出兵,面对高欢胜算很小。
以当时的政治形势,如果尔朱氏再败,就会有更多的人倒向高欢,局面将变得无法收拾。尔朱世隆一番苦心把尔朱氏的所有军队集中在一块攻击高欢,就是希望提高胜利的几率。
就这样,尔朱氏四大武将与高欢在韩陵展开了决战。战斗一开始,尔朱兆采取尔朱氏惯用的骑兵战术,企图中央突破后前后夹击,率铁骑突破了高欢率领的中军,形势一度十分有利;但尔朱度律等人不愿尔朱兆专功,没有跟上进军,使得高欢得以收集散兵、稳住局势,并命埋伏在两翼的骑兵出击。尔朱度律的部将贺拔胜、尔朱仲远的部将杜德、王则,见尔朱氏内部不合,于是阵前倒戈,投降了高欢。尔朱氏军队大乱,各部纷纷溃逃,高欢赢得了韩陵之战。
韩陵之战是击溃战而非歼灭战,参战诸人除贺拔胜、杜德、王则、步大汗萨投降外,其余人都安全脱离了战场。如果单说军事战果,可以说非常有限,但其政治影响却十分巨大。正如尔朱世隆担忧的,韩陵之战后,原来处于观望的各种势力纷纷倒向高欢。特别是尔朱度律的部将斛斯椿、贾显度、贾显智叛变,率先赶回洛阳,杀死了尔朱彦伯、尔朱世隆,控制了河桥,不让败退回来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进城。加上适逢大雨,部众离散,尔朱天光、尔朱度律单身逃亡,先后被擒杀,尔朱氏彻底失去了翻盘的可能。各地也纷纷杀死尔朱党羽,迎接高欢。
剩下的尔朱仲远南投萧梁,尔朱兆回到老巢秀荣。第二年除夕,高欢大将窦泰奇袭秀荣,尔朱兆兵败自杀身死。经五代积累的尔朱家族,在尔朱荣昙花一现后,就此覆灭。
在尔朱家族的最后时刻,却有一些颇令人玩味的片段:
尔朱兆穷途末路之时,命部将张亮、仓头陈山提斩己首以降,二人皆不忍,尔朱兆乃自缢于树,张亮伏尸而哭。尔朱兆的表叔慕容绍宗以尔朱荣妻子及余众自保乌突城,闻尔朱兆死后方投降高欢;尔朱兆的部将叱罗协、斛律羌举,也是听闻尔朱兆死讯方才投降。
尔朱天光的部将,于谨、库狄昌、梁台、高琳、陆政、赵善等人,在韩陵之战后或回到关中,或滞留洛阳(其中赵善为尔朱天光收尸发丧),后来全部加入了西魏政权,无一人投降高欢。
--
FROM 221.2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