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Express 讨论区 】
发信人: i3721pp (第十个马拉松.出发), 信区: NewExpress
标 题: 毛远新余党86年开除党籍军籍 90年恢复党籍军籍
发信站: 水木社区 (Thu Mar 27 09:40:26 2014), 站内
1977年7月27日,中共辽宁省四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一致通过决议,并上报中央《关于以毛远新为头子的辽宁省委内“四人帮”的党羽和亲信的主要罪行和处理意见的报告》。
经中共中央批准,1977年9月27日,省委决定永远开除毛远新的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撤销李伯秋、杨春甫、魏秉奎、刘盛田党内外一切职务,暂不过党的组织生活,下放基层锻炼,继续检查交待问题,以观后效。1979年12月,中共辽宁省委决定开除魏秉奎、刘盛田的党籍。1986年9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开除李伯秋的党籍。
相关阅读:李伯秋将军经历
李伯秋,1916年出生,辽宁省辽阳县人。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1961年12月起,李伯秋任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副政委。
1967年,李伯秋在辽宁省夺权上台,任中共辽宁省委书记,执行了一系列极“左”政策。
1968年5月10日,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李伯秋当选为副主任。
1971年后,辽宁省的大权落入毛远新手中。中央在审查毛远新时曾表态说,辽宁省的问题1971年由李伯秋负责,1971年后由毛远新负责。
关于李伯秋在“文革”期间的表现,一些资料作过披露:林彪在1967年6月28日指示,大军事机关的大院和广场都要竖立毛泽东像。沈阳军区也成立了一个毛主席塑像办公室,由军区司令员陈锡联任总指挥,李伯秋负责坐落在沈阳市红旗广场的群雕《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具体的组织工作。李伯秋比较尊重艺术家意见的。
有一次,创作人员考虑到透视的偏差,将毛泽东的一只手做短了些,李看了后觉得不舒服,建议他们还是按正常的比例做。但是,第二大早晨,当创作人员正在按他的意见修改时,李却突然驱车来到现场说:“还是照你们的意见做”。当时,还有一些人提出,夺取政权部分应该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开始,但李却还是坚持要从南昌起义开始。
1975年2月4日11时,接到临震预报后,李伯秋向下辖市、县发表了四点指示:把地震范围划清楚,包括确定震中多大;在地震中心划个戒备区,采取紧急措施,昼夜值班巡逻,不坚固的房子要借宿睡觉;市、县、公社在震中区要值班,坚守岗位,有情况及时报告,采取措施;工厂、矿山建筑物、水库、桥梁、坑口、高压线等要加强戒备,坚守岗位,专人看管,有情况要报告。当晚上19时半左右,海城发生七点三级强烈地震,地震袭击的6个市、10个县的震区范围内,城镇房屋毁坏508万平方米,农村民房毁坏86.7万间,却仅有1328人死亡。
1976年,担任毛泽东联络员的毛远新一方面在北京活动,同时不断地向辽宁发号施令。李伯秋在抓民兵工作时反复宣讲:“现在革命的任务是消灭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又在党内,民兵工作的任务转变也就在这里”,“我们民兵工作现在不做好,等到大难、国难临头时,那就来不及了”。他还指令下属的公安部门要专门组织人力研究“对党内资产阶级实行专政”等问题。
1977年,李伯秋被免去在辽宁省的领导职务。
1986年,李伯秋被开除党籍、军籍,按师级干部待遇做退休处理。
1990年,李伯秋恢复党籍、军籍。
李伯秋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准军级、原东北军区),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0年补授)。
2005年7月18日,李伯秋因病在沈阳逝世,享年89岁。
--
FROM 61.1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