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李伯见孝成王
--李牧与代郡体制
赵策三
齐人李伯见孝成王章
齐人李伯见孝成王,成王说之,以为代郡守,而居。无几何,人告之反。孝成王方馈,
不堕食。无几何,告者复至,孝成王不应。已,乃使使者言:"齐举兵击燕,恐其以击燕
为名,而以兵袭赵,故发兵自备。今燕、齐已合,臣请要其敝,而地可多割。"自是之后
,为孝成王从事于外者,无自疑于中者。
臣大父言李牧之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复也。委任而
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知能,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匹,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
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时,赵几伯。--《汉书冯唐传
》冯唐对汉文帝言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
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
,使他人代将。
岁馀,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
,固称疾。赵王乃复彊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原一战。於是
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
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
牧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馀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
走。其後十馀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史记李牧传》
李伯或即李牧,《史记》仅称李牧为"赵之北边良将也"。李牧仕赵当在孝成王中后期,
与策文相合。据《赵世家》,孝成王七年,赵武垣令傅豹等率燕众反燕地;十五年至十
九年,赵连续五年攻燕。则李牧被起用为代郡守,当在七年至十五年之间。
代郡自设于赵襄子初年之后,在赵国国家结构中一直占有相对独立的重要地位,是赵在
邯郸之外的第二个政治和军事中心。李牧任代郡守后,通过大败东胡、林胡和匈奴,将
代郡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提高到了新的高峰,到了李牧被害,赵军主力全歼,邯郸降秦之
后,公子嘉逃至代郡后仍能坚持六年之久,就是其实力的表现。赵人在代地攘胡所取得
的成功,究其根本,在于制度上充分的放权和信任。在军事调动上可以不经请示而"发兵
自备";自行制定"
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的坚壁清野式的军事防御策略;经济上"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
卒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奖励机制也很灵活,"赏赐决于外,不从中复"。这些都
是赵国在代地的经营胜于汉朝之处,也是作为赵国在代地守将后代的冯唐,心中所萦萦
怀念的地方。
--
FROM 123.11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