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9年的黾池之会标志着283年以来赵燕魏三国抗秦同盟的终结。
284年五国破齐后,燕国势力急剧膨胀,与赵国组成同盟,并一度包围了进攻大梁的秦军
秦“兵困于林中,乃重燕赵”,被迫与三国讲和
282-281年,秦攻拔赵蔺(蔺相如看姓氏可能就是蔺城人)、离石三城,但遭到重大损失
,“兵伤于离石、遇败于马陵”,燕赵合体势力对秦威胁很大,当时有人一度提出了立
三帝的倡议,西帝秦,中帝赵,北帝燕
但是279年田单杀燕骑劫复齐,燕国从顶峰跌落下来,赵所占济西等齐地也难保,故赵也
有与秦讲和缓和对抗的需求。
另外,黾池之会后蔺相如不但升为上卿,还被任命为赵国相邦,有赵国兵器铭文为证。
大秦新语之十
赵惠文王喜剑,尝从庄子学剑。秦赵会渑池。饮酒酣,赵惠文王曰:“愿舞剑以为兴。
”秦御史以舞剑为不祥,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赵王
舞之愈兴,渐近秦王,意刺之也,秦王左右皆靡。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
声,请奏盆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於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
不肯击缶。相如私谓秦王曰:“吾王尝从庄子学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今近大王
,五步之内,以血溅大王,恐大王无以自卫。不如握此缶杵以防之。”乃献杵。於是秦
王不怿,受杵在手,为一击缶。赵王见秦王握杵有备,乃罢之。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
【 在 forgauss (持节都督中外军事开府录尚书事高秀岩) 的大作中提到: 】
: 渑池之会的背后——战国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 秦昭王28年,秦王与赵王会于渑池,小学课本中的《将相和》对此有生动描述:
: 赵王到了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
: ...................
--
FROM 123.1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