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注:文中所有带引号的句子或段落(除非有特别说明)都是直接引用《利玛窦中国札记》原文的内容。前几篇“读《利玛窦中国札记》札记”也是一样。
第二卷
第一章 圣沙勿略努力要进入中国,但未成功。
1. 方济各.沙勿略
读到这章的开头,想起个曾经猜中的谜语,
发信人: xingqiwu (星期五), 信区: Riddle
标 题: 【原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外宗教人物,上楼格)
发信人: igrogous ( Big Data Era), 信区: Riddle
标 题: Re: 【原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外宗教人物,上楼格)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14 11:57:05 2015), 站内
方济各?
【 在 jfgao (小高) 的大作中提到: 】
: 助攻一下
: 最具知名度的宗教人物
发信人: jfgao (小高), 信区: Riddle
标 题: Re: 【原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外宗教人物,上楼格)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14 12:00:19 2015), 站内
估计就是谜底
【 在 igrogous ( Big Data 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济各?
发信人: xingqiwu (星期五), 信区: Riddle
标 题: Re: 【原创】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外宗教人物,上楼格)
发信站: 水木社区 (Sat Mar 14 12:00:28 2015), 站内
中!
【 在 igrogous ( Big Data Era) 的大作中提到: 】
: 方济各?
今天这个书里讲的就是方济各・沙勿略,正如文中所言“沙勿略是第一个耶稣会士发觉了这个庞大帝国的无数百姓是具有接受福音真理的资质的,他也是第一个抱有希望在他们当中传播信仰的人。”
⑴、沙勿略为何想到来中国传教?
“当沙勿略在日本的偶像崇拜者中间进行工作时,他注意到每当日本人进行激烈辩论时,他们总是诉之于中国人的权威。这很符合如下的事实,即在设计宗教崇拜的问题以及关系到行政方面的事情上,他们也乞灵于中国人的智慧。因而情况是,他们通常总是声称,如贵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它并且接受它。于是沙勿略决定必须尽早地访问中国,使中国人能从迷信之中皈依。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更容易争取日本人,并把福音从中国带给他们了。”
这么说沙勿略的传教目标最终还是日本?为何他选中当时的日本为被传教对象呢?书中没有提及。
⑵、皮来拉vs特伊蒂阿
二人都是沙勿略的朋友,但二人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沙勿略的船被扣留在港中。
“皮来拉是一个富有的、勤勉的商人,也是一个有经验的航海家,正准备不久即驶往印度。沙勿略把他想到中国去拜访皇帝的计划告诉了皮来拉,并且规划了他想加以实现的方式。因为除了官方正式派遣的使节外,中国禁止一切外国人进入,所以他打算返回印度为果阿的总督和主教组织一个赴中国朝廷的使团,参见皇帝之后,他就可以向中国人宣传福音了;-----如果允许的话,就公开传道,否则就秘密进行。这位圣人显然不知道中国的普遍情况,只根据他在别国的知识来估计他的事业可以取得成功。皮来拉对这次冒险很热心,并认为使团如果携带礼品,将会是有帮助的。他把他的船以及他的财货都交给了沙勿略使用,并且出于他真诚的兴趣,他把三万金币送给了沙勿略,还派一名仆人陪他到果阿。”
果阿是今天的哪里啊?(随后的第六章里介绍了是印度果阿省)
皮来拉仅仅作为朋友就资助沙勿略这么多财物啊,还有别的原因吗?大概如书中所写,“出于他真诚的兴趣”,也就是说皮来拉对基督教的无比热爱?
“沙勿略在1552年4月14日离果阿,抵达马六甲时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拜访他的朋友阿尔瓦列斯.特伊蒂阿总督,------,从一开始沙勿略就感觉到,如果这次荣誉而重要的远征交给皮来拉来领导,特伊蒂阿就会加以反对。----。这位总督并不是皮来拉的朋友,对皮来拉获得新的荣誉感到十分恼火,马上造谣说该城处于被围困的危险中。他说他担心该地没有足够的人手来防守,便禁止皮来拉离开该城。他的船被扣留在港中;为了保证这一点,他还叫人把舵卸下来交给他本人。”
⑶、沙勿略乘船出发
皮来拉仍然被拘留在马六甲,沙勿略于7月乘皮来拉的船出发,没有和总督特伊蒂阿告别。
⑷、沙勿略病逝
“上川是一个离中国海岸约三十海里的荒芜岛屿。当时它是葡萄牙人和中国人贸易点的所在;”
上川应该就是今天的上川岛,上川岛地处广东省台山市西南部,屹立于南海之中,其东邻港、澳地区及珠海经济特区,距香港、澳门分别为87海里和58海里,距大陆山咀码头为9.8海里。上川岛有很多迷人的海滩,最受欢迎的是飞沙滩(4800米)、金沙滩(5200米)、银沙滩(800米),三者之间相隔仅一公里,三个沙滩面东一字排开,绵延十余公里。飞沙滩全长4800米,沙滩分成三段,中段南北各有小山分隔,山边临海处,礁山争奇。沙滩海水浴场坐落在中段,全长约5公里。虽然各沙滩风姿各异,但均呈现出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沙滩平缓宽阔、海浪多而不大、腹地林木郁郁葱葱的特点。飞沙滩旅游区的基础服务接待设施完备,并设有滑落伞、水上摩托艇等娱乐设施,是上川岛旅游接待中心。而金沙滩、银沙滩尚未开发,仍保存其原始古朴的海滨风光,别有情调。
方济各纪念园位于象鼻山海滨的小山坡上,远远的就看到一座临海而立的哥特式小教堂,玲珑的尖顶隐于树丛之间,大有异域之风情,园中一草一木,一柱一石,玲珑可爱,凭栏尽见碧海蓝天,渔帆点点,美不胜收。
方济各纪念园是纪念被天主教誉为“最英雄的先锋战士和最伟大的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建的。方济各于公元1552年到达上川岛,同年病逝于上川,现内设教堂、纪念碑、石像等。
方济各墓园位于上川岛象山西麓,是一座具有西班牙古建筑风格的墓堂,乳白色西式教堂掩映于葱郁的密林中。
第二章 耶稣会士再度尝试远征中国
挤破脑袋都进不来还美其名曰“远征”,真是阿Q的自我精神胜利法。
“虔诚的、富有品德和学识的方济各和多明我两派教士,在沙勿略死后极力促成这次基督教远征中国之行。他们当中有的随葡萄牙人来自印度,另一些则随西班牙人来自远西;可是尽管他们有着非凡的热诚,却未获得持久的成功”
1.佛朗机
“葡萄牙人首先抵达中国南方的海岸,那里的居民把他们叫做佛朗机(Franks),这是撒拉逊人对所有欧洲人的称呼。但中国人在他们的语音中没有流音R,而且从不使用中间没有元音的两个辅音,因此把这个字读成佛朗机(Falanci),在广东省至今仍然这样发音。他们后来又用同样这个发音称呼欧洲的武器。”
2.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no)
“一个意大利的耶稣回会士范礼安(Alexander Valignano)被耶稣教会会长委派为整个印度传教团的视察员。他从欧洲动身,先视察了恒河以近的地区,---,然后,他来到恒河以远的地区,从此地抵澳门,准备继续去日本。航海法规暂时不让他航行,因此他在澳门至少滞留了十个月。”
3.罗明坚(Rodrigo Vincens)
在范礼安动身去日本之前,他留下了书面指示,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人罗明坚被选来担任这个职务。
“他于1579年7月到达澳门,马上就按视察员的规划作准备工作。他第一件必须做的事就是学习中国语言,学习这种语言的官话,即在全国通行的特殊语。除了这种朝廷的或官方的语言外,也像其他国家一样,各省还有自己的方言或土语。为了学会语言,他首先必须学会读写中国的象形文字。”
“学习语言不是解决中国问题所使用的唯一办法。葡萄牙商人已经奠定了一年举行两次集市的习惯,一次是在一月,展销从印度来的船只所携来的货物,另一次是在六月末,销售从日本用来的商品。这些市集不再像从前那样在澳门港或在岛上举行,而是在省城本身之内举行。”
罗明坚结识中国海军将领,即海道(海道副使),“所有抵达广东省的外国人都归海道管,有关他们(罗明坚等传教士)所从事的特殊事物也归他(海道)管。罗明坚的诚实和有学识的名声有助于发展这种友谊;他被认为是葡萄牙人中间的一名教士,并且是一名不断攻读中国文献的教师这一事实,更增加了友谊。--------。这些与官员们的早期友谊,对于发展对基督教的友好态度是很有价值的。”
第三章 1582年传教士三度被允许进入中国,但未能建立居留点
1.耶稣圣名团
“1582年范礼安神父从日本归来,在赴罗马途中,他们在澳门停留等待驶往印度的时机,在逗留期间,范礼安抓紧时间促进中国传教的事物。他在耶稣会的居留地创立了一个团体,叫做耶稣圣名团,制定的规则特别适用于入教者的精神发展。为了促使它前进,这个团体只为中国人、日本人以及其他国家的新入教者而设,但它的迅速发展使它在该地产生巨大的精神作用。”
2.广东省总督陈瑞
文中说他是个贪官,收了教士的银子,教士们希望请求安排一个居留地给他们,
3.肇庆的总督
传教士送给肇庆总督的礼物是“表和几只三角形的玻璃,镜中的物品映出漂亮的五颜六色。在中国人看来,这是新鲜玩意儿,长期以来,他们认为玻璃是一种极为贵重的宝石。” 紧接着总督被撤职,传教士必须离开这里。
中国古人怎么不会制造玻璃啊?中国人那么聪明,为何不会制造玻璃呢?
第四章 传教士被邀赴肇庆,他们在这里修建房屋并开辟一个中心
“从失望的深渊里突然出现了一线新的希望。神父们返回之后还不到一星期,总督的一名卫队长就从肇庆城到达澳门。他是该地区的地方官,中国人称为知府的一名使者,他来送交一封由总督批准的信,邀请耶稣会的神父去肇庆接受国家赐予的一笔财产,修建一所教堂和房屋。象这样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只能归之于上帝的恩典,而不能归之于人类的功绩。”
“据最近担任代表的神父叙述说,当他们第二次来到肇庆并被免职的总督遣返省城时,新任总督的几个仆人也在场;神父们出一笔钱,请他们无论哪一个人设法让神父们回来。其中有个最低级的士兵,是宫廷卫士,他听说有报酬,马上就以译员的名义向总督递上一份申请,请求在城里为传教士安排一所住宅和一块兴建房屋与教堂的地皮。看来似乎很奇怪,那个挑剔外国教士并通令严斥他们的译员,竟接受了一名普通士兵的申请,并转饬该地方长官浙江人王泮,马上把它付诸实施。正是这名当宫廷卫士的士兵,被派作使者来递交欢迎书。”
有钱能使鬼推磨啊,古人诚不我欺也。修教堂需要钱,钱从哪里来呢?
1.维嘉斯(Guspar Viegas)
“澳门有个葡萄牙商人维嘉斯,他施舍钱财和创造钱财是一样有名。---------。启行的时刻到来了,一行人满怀希望出发,基督教对中国的进攻好不容易终于开始了。”
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啊,“进攻”,“好不容易”,蓄谋已久却又明目张胆,真不明白当时中国的官员难道没看出来这些传教士的用意和真实目的吗?那些总督的目光怎么那么短浅呢?经不起这些教士“糖衣”的袭击啊。
2.知识阶层的反应
“知识阶层的秀才和别的人,特别是监修花塔机构的成员,根本不同意外国人进入他们的城市,他们尤其不愿意给外国人在他们的那块土地上划出一块地皮。”
3.官员们的反应
“长官(肇庆知府王泮)常去拜访神父们,随他去的有其他高官。--------。在他们开始传教时,他们得到了这位长官对他们提供的很大的帮助。为了感激他的好意,作为纪念物,他们在不同的场合送给他各种小礼品。他那公认的权威、他在行政中坦诚实坦率的声誉,竟至使得人们伺候不敢提到驱逐他的朋友的问题。他不仅公开支持和保护传教士,而且他的前例也促使别的官员去拜访他们,并起着同样有意的结果。
总督本人是唯一不愿公开接见欧洲人的人。当他们去拜访他,感谢他赐给他们住所,并且赠送他几样小纪念品时,他既不接受礼物,也不让他们进去。他只是让人传话:不必拜访他,也不必费心送礼。他认为,如果他们安静地住在指定给他们的地方,那就够了。”
这个不愿接见传教士的总督做事很有底线啊,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他只希望传教士能安安静静老实在他们的住所里呆着,不为传教士的利诱而破坏国家的法律和原则,值得称赞。
--
修改:igrogous FROM 124.205.76.*
FROM 124.205.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