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四章 在韶州的最初努力
感谢知府谢台卿,教团事业有进展
韶州努力看得见 神父朋友瞿太素
请求知府发告示 贴在教堂大门口
宣称教堂保护人 知府保护洋教堂。
恰逢此时得消息 一个神父生病了
生病神父麦安东 病情危急送澳门
澳门教堂有药品 欧洲医药和食品
可使神父病好转 麦安东遂赴澳门。
麦安东神父离去,利玛窦神父请求
想使长官来同意 允许另派神父来
代替神父麦安东 作伴神父利玛窦
这样安排有好处 增加病人康复期
拥有第三名会士 择地再建新教堂(利玛窦让瞿太素向长官请求允许第三名会士到韶州来)
病人刚一启程走 韶州发生大暴动
暴动旨在反教团 事情起因是这样
利玛窦渴望传教 阴历新年做展览
吸引百姓来观看 试图扩大其影响
有座神父的立像 新西班牙送给他(利玛窦神父有一座美丽的、新西班牙送给他的立像)
一直藏在教堂内 从来未曾让人看
为了宣传基督教 神父拿出家底来
这座立像放祭坛 吸引大家来围观
群众听说这件事 四面八方来观看
附近居民不乐意 新春佳节不应景
中国传统大过年 岂容洋教来喧宾
附近居民齐团结 晚上躲到路边角
频向教堂扔石头 神父派仆人抵挡
群众群殴众仆人 仆人衣服被撕掉
遭到凌辱喊救命 神父跑来援仆人
群众打跑众神父 神父问计瞿太素
决定上报给长官 瞿太素去见长官(长官指知府谢台卿)
想出办法哄长官 谎称自己住教堂
他的注意得成功 长官随后来教堂
瞿太素把事情表 教堂遭受众人袭
瞿太素又夸神父 谎称神父不愿告
默默忍受被袭击 长官听了不做声
叫来仆人问缘由 仆人出来脸挂花
长官一看就明了 发怒叫来众捕头(叫来当地的捕快头领)
要其找出主犯来 捕头皆言不知情
长官严厉斥责之 派其速去抓凶犯
凶犯必须带公堂 命令下达完毕后
长官问起麦安东 神父病情可好转?
瞿太素乘机再进言 教团需要再派人
利玛窦神父太孤单 请求再允神父来
再有一名神父来 希望长官能批准
这个提议获恩准 长官表态获准来
说他非常的原意 利玛窦可以招助手
再派一名神父来。
再说地方的捕快 由于长官的命令
卷入无穷的麻烦 投掷石头的主犯
来自城里河对岸 绅士头子的儿子
投掷石头扰教堂 绅士们扬言威胁
敢抓儿子就报复 捕头们又惧长官
两头都不敢得罪 这可如何去交差?
就在这个关键口,教堂仆人显身手
仆人悄悄离教堂 守候河岸的桥边
投石青年走过来 仆人上前抓正着
把其交给众捕快 解了捕快的难题
捕快押了众主犯 带到堂上交给官
一共抓来两凶犯 凶犯父亲着了急
走投无路找神父 卑恭屈膝见神父(见利玛窦神父)
哀求宽恕其儿子 年幼无知不懂事
请求神父高抬手 不要再来究此事
神父心平气又和 解释遭受的损害
并且告诉绅士们 无意控告任何人
神父向他们保证 这事源自仆人们
仆人离家去抓人 神父当时不知情
息事宁人是态度 神父不会再追究
还会说情放其子 听到神父这番话
绅士感激又涕零 然后就去找捕快
告诉捕快这样说 就说袭击那晚上
肇事者藏在暗处 月黑风高看不清
无法识别是凶犯 捕快堂上这样说
长官非常不满意 勃然大怒发雷霆
下令痛打一捕快 另一捕快关大牢
最终捕快难熬刑,供出两个首犯名
其余罪犯鸟兽散 四下逃散把身藏
两个主犯的父亲 绝望之余去教堂
再次恳求利玛窦 喋喋不休求帮助
神父乘机来传教 基督教义讲帮助
不会忌恨任何人 瞿太素来写申请
以神父名义来求情 利玛窦亲自到公堂
请求宽恕两主犯 获得长官的应允
但是长官很勉强,整个案件的结果,
一道严厉的告示,长官亲自来颁发
详细宣布这桩案 然后补充一规定
严刑禁止任何人 利用长官的宽厚
谋求避免被惩罚 今后若有人再犯
严惩不贷不姑息 休要再来把情求。
澳门教会得消息 知道允许派神父
教区长亲抓此事 认为这是好时机
不是派人去陪伴 而是正式视察员
教团派出视察员 正式视察员来华
基本没遇到阻力 基督事业有裨益
麦安东想回韶州 虽然身体未安康
重返岗位有热忱 教区长来细思量
最终同意他返回 满足愿望有惊喜
喜悦或许能冲喜 神父身体可恢复
--
修改:igrogous FROM 124.205.76.*
FROM 124.20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