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五章 数学和昄依者
北京钦天监 南京也有的 建筑堂皇 非学术闻名
修订黄历 依照古算 每日计时 计算出错 归罪陨星 掩盖错误
起初担心 神父夺誉 不久放心 拜访神父 学习天文 数学知识
城内高山 旁有平地 观察星象 非常适合 区域附近 宏丽房屋
南京该院(数学天文学院) 人员住宅 每晚指定 工作人员
观察天象 记录天象 撰写详文 报告皇帝 每种天象 预示什么
这里安装 天文仪器 金属制造 规模设计 极其精美 远超欧洲
这些仪器 历史久远(这些仪器虽经受了近二百五十年的雨 雪和天气变化的考验,却丝毫无损于它原有的光采)
这有四件 最大仪器 下面逐一 介绍它们。
第一种仪器 巨大的球仪(铜球 浑天象) 三人双臂 难以抱拢 球仪上面 按照度数
表明子午(子午线) 还有纬线 安在轴上 放入方柜 方柜巨大 青铜制作 设有小门
转动球体 球仪表面 既无刻星 也无分区 很像一个 未成作品 或者原本 就是这样
从而两用 天体地球(从而它可以既用作天体仪,又用作地球仪。)
第二种仪器 一个大球体(浑天仪 玲珑仪) 伸直双臂 就是直径 约五英尺 标有两极
一水平线 没有天轨 却有两脊 两脊之间 空间代表 球仪轨道 365度若干分 非地理地球
仪 细管通中 所有方向 全能转动 任何高度 任何角度 均可观测 任何星座 非常巧妙
第三种仪器 一个日晷(量天尺 仰仪) 直径大约 是10英尺 装在一个 大理石板 指向
北方 石板周围 刻有一槽 这是一条 盛水之道 借以测定 石板是否 处于水平
指针(晷针)垂直 读出仪器 记录影子 表明四季 精确时刻 石板指针 标明度数。
第四种仪器 最大的仪器 三四星盘 排列成行 每个直径 伸直双臂 就是其长
安装两仪 视准折光(视准仪和折光仪) 一个星盘 正午指南 另一星盘 正午指北
两个星盘 形成交叉 两个仪器 表明正午 精确时刻 向任何方向 可以转动
第三个星盘 垂直立着 或许表明 地平经圈 这个星盘 也能转动 表明任何 垂直面
它们上面 以金属点 标明度数 夜晚无灯 也能摸到 整个仪器 放在一个 大理石座
四周一条 流水槽也
这些仪器 配有说明 中文文字 说明用途 上面标明 中国黄道 二十四宫 (是欧洲十二宫的两倍)
成列仪器 均有一误 根据经度 三十六度 用以安装(而南京城却位于三十二又四分之一度。利玛窦认为这些仪器似乎是为别的某个地方制作的,由于缺乏天文知识或者是并不考虑方位而放到这里的。后来利玛窦曾在北京见到过类似的仪器,或者是这些仪器的复制品,毫无疑问是由同一位工匠铸造的。似乎无疑的是,它们是在鞑靼人统治中国时所制造的,这就表明它们是由一个具有某些欧洲天文学知识的外国人所设计的。(元代郭守敬曾制作简仪 仰仪及诸仪表,扎马鲁丁又造西域仪象,利玛窦所见应为他们的作品。---中译者注)--《利玛窦中国札记》下册-p355)
--
修改:igrogous FROM 222.29.26.*
FROM 124.20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