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歌颂崔杼弑庄公
好象不是这个意思吧
不是说崔杼弑了庄公,史官写“崔杼弑其君”
崔杼杀了他
另一个史官接过笔有些“崔杼弑其君”
崔杼又杀了他
第三个史官还是这么写,崔杼不敢杀了
好象还有一个史官听说了这件事情,急急往那里赶,为了写下真实场面,听说写
下来了,就作罢了
没有歌颂的意思啊,史官完全是按照当时写史的原则写的
包括晋国史官写赵盾弑君一样,虽然孔子亦惋惜,但是史实就是这样(我觉得如
果孔子写的话,可能就会改了)
那个时候的史官是很有个性,很有原则的
包括春秋时候的人都是挺有血性的,不怕死的
随便怎么就栓绳子抹脖子死了
死对他们并不是极大的威胁
【 在 whiho (逢赌必输~~我回家了,happy中)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看上一个主题就有点概念了
其实很难想象中国这种集权制的政治下面
会有学术独立成长的空间
而且历史和政治又结合的那么紧密
唐太宗对玄武门之变前历史的修饰是典型例子
再往前,北魏拓跋焘因为崔浩把祖宗说的比较土发飙也是一个好例证
再往前,被史官们歌颂的崔杼弑庄公,其实可以从反面解读
也就是至晚崔杼时代已经试图干扰史书的写作
只不过没有成功而已
【 在 qdjn (grasshopp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某些事件上写作是否受到皇帝喜好的限制。
--
修改:icepiao FROM 202.113.16.*
FROM 202.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