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
四、暴君的集大成者——聪明绝顶的杨广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暴君,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对他的荒淫暴虐都有很
清晰的印象;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有相当高的文化素养,作的诗充
满感情,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写的文章文彩斐然,顺理成章;他的言论和他所颁的命
令都大义凛然,无懈可击。连文才武略空前绝后的李世民大帝也从心底佩服他的聪明和教
养。从他当皇帝之前和长兄杨勇争夺继承人的过程,就可看出他拥有的无与伦比的小聪明
。
隋王朝的开国皇帝杨坚使长期陷于分裂和混乱的中国归于统一和安定,是他精明能干
的最好表证。他深知创业的艰难,很知道珍惜国力,不但自己生活俭朴,食不厚味,衣不
着锦;还严禁皇族骄奢淫逸,挥霍浪费。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非凡的复兴潜力很快表现
出来,不几年功夫中国就恢复应有的强大。从中央到地方的粮仓全塞得满满的,人民的温
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社会秩序安定,吏治清正廉明,种种迹象表明隋王朝会千秋万岁。
隋文帝杨坚因江山来之不易,也就格外注重继承人问题。他深知继承人若选择不当,
对王朝和杨姓家族的伤害将是无与伦比的。大分裂时期象石勒、刘裕、高欢这些本来很英
明的帝王,就是在选择继承人时栽了跟头,王朝和家族也因此蒙受了最惨烈的灾祸。因此
杨坚在选择继承人时慎之又慎,对儿子尤其是皇太子的要求也就格外严厉。
杨坚有五个儿子,全是妻子独孤皇后所生,一母同胞自应亲如手足,其中长子杨勇是
法定的继承人,被立为皇太子;次子杨广因聪明好学,曾担任攻陈总司令取得了很大的军
功,也深得杨坚的宠爱。隋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杨广便开始夺嫡,向他的同胞哥哥杨勇
伸出毒手。
皇太子杨勇是一个大而化之的花花公子,疏阔豪爽,不注意小节。老娘独孤皇后最讨
厌男人有姬妾,杨勇偏偏有很多姬妾,在宫中受活寡的妻子没多久就抑郁而死。老父杨坚
最讨厌大臣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通宵达旦地歌舞饮宴。这些本都是小的缝隙,但已够
杨广有计划地楔入。杨广只有妻子萧妃一人,供役使的婢仆老而且丑,乐器上布满灰尘,
甚至连弦都没有,仅这几点就够老爹老娘高兴。老夫妇每派人到儿子那里,杨勇只把他们
当仆人看待,杨广则和妻子双双站在门口殷勤迎接,临走时还致送厚礼,于是老夫妇耳畔
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杨广出镇江都,每次入朝辞行,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父
母看儿子如此孝心,也心痛流泪,不忍他远离膝下。杨广知识水准很高,待人接物谦虚恭
谨,尤其曲意接交政府官员,对杨坚最信任的宰相杨素更舍得下本钱。他所展示出来的,
全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性格和救国救民,民胞物
与的圣贤抱负。
在这样一个精明的对手面前,杨勇很快被孤立起来了,最后莫名其妙地背上了“谋反
”的罪名,被盛怒的父皇废为平民,囚禁深宫。杨广则如愿以赏地当上了皇太子。
杨广夺嫡后的第四年,对皇位有点迫不及待了,开始向他曾经流泪致孝的父皇痛下毒
手。这一年,杨坚前往长安一百四十公里外的仁寿宫避暑,病情沉重,杨广入宫侍奉。望
看病榻上奄奄待毙的父皇,杨广兴奋得无法再继续控制自己,不久就打起老爹最宠爱的陈
夫人的主意。一天,剩看陈夫人换衣服的时候,杨广上前一把抱住,欲行乱伦之事。陈夫
人挣扎逃掉。杨坚问其何故神色仓惶,她垂泪说“太子无礼”。杨坚大怒说:“独孤误我
。”当即命令两位亲信官员去长安召唤杨勇。杨广望着陈夫人逃走的背影,深知自己这次
会吃不了兜着走,便抢先一步通知杨素,把两位亲信官员逮捕,勒兵戒严,包围仁寿宫,
断绝内外交通,然后命部将张衡闯进杨坚卧室把老爹挥拳打死。
杨广弑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他美丽的庶母陈夫人睡觉,第二件事是派人驰赴长安把
已经罢黜的哥哥杀掉,然后给父亲发丧,在文武百官的“万岁”声中坐上皇帝宝座。
杨广从开始采取夺嫡行动,到他弑父行凶之日,历时十四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
一直能伪装得天衣无缝,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只有绝顶聪明的人才有可能做到。杨广的
过人聪明应该能成为一个伟大的帝王,只可惜他缺欠人类所特有的高级灵魂和情操,他夺
嫡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获得无限权力。获得无限权力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疯狂地
享乐和发泄被压抑了十四年的兽欲。因此他的聪明才智只能增长对国家和人民的伤害,正
所谓“流氓的武功越高,对社会的危害性越大”。正因为杨广具有绝顶的聪明和精力,所
以只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把一个空前富裕强大的王朝消灭。下面把杨广在位十五年中的重
要暴政概述一下。
横征暴敛,大兴土木,耗尽国力民财。
杨广即位后,迫不及待地从长安前往洛阳,征调民夫二百万人,扩建洛阳城和洛阳宫
。在洛阳西郊兴建“西苑”,面积六百方公里,内有人工湖和连绵不断的人工山,山上宫
殿林立,曲折盘旋。另有人工小运河,由人工湖通到洛水,沿小运河两岸建皇宫十六所,
称为“十六院”,每院美女二三百人,布置豪华,恍惚人间天堂。杨广每出游赏月,骑马
随驾的宫女就有数千人之多。又在洛阳南郊建“显仁宫”,在太原建“晋阳宫”,在汾州
建“汾阳宫”。为了便于外出游乐和炫耀他的伟大,杨广征调几百万民工开凿长达两千公
里的“京杭大运河”,六0五前开通济渠(洛阳到淮安间运河)和邗沟(淮安到长江间运
河),六0八年开永济渠(洛阳到涿郡运河),六一0年开江南河(镇江至杭州运河)。
沿着运河建皇宫四十余所,称为“离宫”。
三征高丽,穷兵黩武,挖空帝国根基。
杨广二十岁时就被任命为行军大元帅,统率五十二万大军讨伐力量处于绝对劣势的陈
帝国。他当时的对手陈叔宝又是一个地道的亡国之君,对美女和歌舞的兴趣远胜于治国的
兴趣。因此杨广兵团一路势于破竹,一月不到就平定江南。这一战役在大大地增长了杨广
威望的同时种下了杨广穷兵黩武的祸根,使他把战争视同儿戏,在挑起战争时不作认真谨
慎的思考权衡。杨广在即位不久就挑起了和高句丽王国连绵不断的战争,他于六一一年前
往涿郡,高句丽国王高元竟未响应他的征召到涿郡迎接他,杨广感到没有面子,气得七窍
生烟,下令讨伐高句丽,动员全国士兵集中涿郡,粮秣集中辽西郡。军令惨急,造船工匠
站在水中,昼夜加工,腰部以下都生了蛆,半数死亡。次年集中兵力一百三十万作第一次
东征,这是当时已知世界能够调动的最庞大的兵团,理应所向无敌,可战争结果大败亏输
,损兵折将三十余万。六一三年,杨广御驾第二次东征,不巧督运军粮的将领杨玄感(杨
素的儿子)在黎阳叛变,截断杨广的归路。杨广只好回军应战,第二次东征草草结束。六
一四年,杨广作第三次东征,这时全国已成沸腾之势,变民集团风起云涌,四方响应,征
调的兵力半数不至。高句丽也因连年征战精疲力尽,只好请和,并把杨玄感的同党,去年
投降高句丽的斛斯政送回中国,以表诚意。杨广总算争到一点面子,于是罢兵,回洛阳后征召高元
氤咴匀徊恢粒罟慊鹈叭桑铝钭急傅谒拇味鳌R蛲回屎构急峡珊雇称锉
虺暮舐罚Юа罟阌谘忝趴ぃ蝗鞯氐练朔淦穑巡荒茉阡每ぜ岜Γ獯味
鞑盘ニ栏怪小
三下江南,四出游乐,刮尽民脂民膏。
杨广开运河的目的不是为人民兴修水利,而是便于他一个人乘船前往他曾经镇守过的
当是全国最繁华的大都市江都游玩。六0五、六一0、六一六年先后三次下江南。帝王出
游已经不平凡,杨广出游更是威风八面,仅皇家乘坐的龙舟就有数千艘,不用桨篙,而用
纤夫,拉纤的达八万余人。禁卫军乘坐的军舰也有几千艘,由军士自己拉纤。一万多艘船
只,首尾相衔一百余公里。骑兵夹岸护卫,万马奔腾,旌旗遍野,场面甚是壮观。饮食供
应由二百五十公里以内的地方政府奉献,竞争着极尽精美,宫人们无法吃完,临走时一律
倒掉。杨广宣称他喜欢江都,其实他在江都仍居在深宫,从没有跟南中国江山如画的大自
然接触,他只是喜欢沿途这种使人惊心动魄的派头,只是为了炫耀他的伟大。最后一次出
游江都,因遍地变民武装截断了他的归路,他只好在江都住了一年多,最后被亲信大将宇
文化及绞死,死时才五十岁。强大的隋王朝也跟着完完。
杨广跟他的前辈石虎、高洋之流的暴君完全不是一个类型。石虎、高洋之流的荒淫凶
暴,可以直接从行为上观察出来,杨广则不然,他给人的是一种非常厚道非常理性的印象
,具有极大的欺骗性,人民在不知不觉中受其荼毒。他把暴行间接化和制度化,使其成为
一种合法的暴政。这暴政表面上好象不是杨广的本意,实际上却恰恰是他的本意,而且他
的本意比官员们更恶毒,所以对人民的伤害就更大,人民的还报也就更为惨烈。以隋王朝
力量的雄厚,如果杨广只是中等暴君,帝国可能仍承受得住,不致迅速覆没;得杨广的暴
政太全面了,他在短短的十五年中,就灭掉这个空前富庶强大的帝国。
杨广绝顶聪明,这是他的优点;但聪明人都有自视过高、瞧不起他人的弱点,尤其是
听不进相反的意见。如果不能战胜这个弱点,聪明就可能成为一把自伤的利剑。聪明反被
聪明误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杨广不能也不愿意战胜自以为是的弱点,他尝对大
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对所谓直言敢谏的人,都说他们忠诚,但我最不
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事实证明,杨广的聪明对他自己和他的国
家起了极为有害的作用。
五、明王朝的暴君——极权体制的罪魁。
在写《中国历史上的暴君》这篇文章时,我感到最难以下笔的就是这一章。首先,明
王朝的暴君数量之多,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二十任皇帝就有十七个是暴君。其中二任
帝朱允 火文一上任就遇到叔父发动的叛乱,四年后兵败身死;十五任帝朱常洛在位只有三
十天,还来不及作恶;如果让这两人多在位几年,也极有可能成为暴君,事实上只有七任
帝朱祁钰一人不是暴君。其次,明王朝虽然出了那么多的暴君,可寿命却出奇地长,竟统
治中国达两百七十七年之久。如果加上南边的三个流亡小朝庭,合起来有两百九十五年,
比强盛的唐王朝的寿命还要长,不象大分裂时期的那些暴君一样马上招致王朝的覆亡。再
次,明王朝的暴君除了十一任帝朱厚照之外,本人并没有太多的众所周知的暴行,暴行多
半是下面的官
僚和太监干的,但这些官僚和太监正是秉承皇帝的旨意。朱元璋和朱棣虽然残暴好杀,可
都是在惩治贪污叛逆和整肃史治的幌子下太开杀戒,直到今天还为人民所称道,咋看起来
好象是明君而不是暴君。我们不能被假象所蒙蔽,明王朝的暴君不但作恶多端,而且遗害
无穷,流恶难尽,对中华民族的伤害较之大分裂时期那些禽兽不如的暴君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这以前,中华民族尽管多灾多难,但一直以一个强大文明的形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可自明朝以后,中国落伍了,从天朝大国加速度下滑到二流末国到最不文明国家,以致
十九世纪欧洲人侵入中国时,中华民族竟堕落成为一个白痴般的民族,究其原因,始作俑
者正是明王朝的暴君,正是他们创立的那一套极权专制体制毁灭了中华民族的灵性和进取
精神,窒息了中华民族的生机,使华夏文明比西方文明至少落后三百年。三百年的落后,
才是明王朝暴君无与伦比的罪恶。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叙述这些罪恶的内容和危害。
1、蹂躏人权,毁灭人性的尊严。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帝王,骨子深处有着浓厚的自卑情结,异
常羡慕官员和士大夫所保持的优越地位,因而产生强烈压制别人的暴虐意念,以求自己必
理平衡。中国古政治思想中本来就缺乏人权观念,但故意建立摧残人权制度的,则由朱元
璋创始,即三百年间使人闻而战栗的“诏狱”和“廷杖”。“诏狱”就是由皇帝直接指挥
的皇家特务组织“锦衣卫”,后来又增设相同性质的“东厂”、“西厂”和“内厂”等非
正规的司法系统,由皇帝最亲信的宦官主持。这些特务组织最初只是负责调查及逮捕谋反
妖言大奸大恶之人,后来发展到专门用于迫害在政治斗争中的失败者和人性较为充分的上
流社会人士。这些特务组织相互交错,密如蛛网,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街头巷尾的一举
一动,夫妻吵架和市井打斗,早上发生,晚上就到了皇帝耳中,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现象
。宦官主持诏狱的最大方便,是他可以随时向皇帝直接提出报告,皇帝可以随时向宦官发
布命令。宦员没有文化,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潜意识中对正常人尤其是上流社会人士有
一种仇恨心理,犯人一旦落到他们手里,命运可想而知,活命或不受惨烈苦刑的希望几乎
等于零,即使没有犯任何罪,在难以忍受的酷刑之下也会承认自己有罪,哪怕是灭九族的
罪行也会招认。这种罪恶的制度还人为地鼓励“告密”和“打小报告”等人性中最丑陋的行径,毒
χ泄说钠沸校怪泄吮涞枚淌永溲烁袢找嫦虻筒愦位小
对人权具有同等摧毁功能的还有廷杖,即在大庭广众之下,用木棍打罪犯的屁股。这
是一种痛苦难忍的刑罚,受刑人大声哀号,头面撞地,尘土塞满口中,胡须能全被磨脱,
情形惨不忍睹,强壮的人可支持八十下,超过一百的往往在杖下毙命,饶幸不死也要割去
败肉数碗,医治半年以上。肉体的痛苦也许是次要的,最难医治的还是心灵的创伤,在众
目睽睽之下暴露下身并呼天抢地,那是一个有自尊心的人无法接受的羞辱。在廷杖制度下
,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没有人能维持人性的尊严。
2、建立绝对专制的极权体制,窒息中华民族的生机。
朱元璋得天下后,对当初打天下的功臣大开杀戒,前后一共杀了五万多人。除了常遇
春和汤和外,起兵时共过患难亲如手足的朋友连同其家族全惨死在他的屠刀之下,连朱元
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李善长也难逃毒手。朱元璋把有能力的人杀光后,即下令撤销中书
省编制和宰相职位,擢升六部为一级中枢机构,各部首长直接向皇帝负责,皇帝不再设立
助手,而直接向各部发号施令。中国有史以来在政治上占重要位置的宰相制度,从此消失
,皇帝遂在没有助手帮助的情形下,单独处理帝国事务。朱元璋对这个措施很是得意,认
为是他最高智慧的结晶,可以使朱姓家族牢牢以把握权力魔杖,保持明政权千秋万世。朱
元璋为了防止大权旁落的确费尽了心机,他想方设法把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身上,可问题
恰恰出在皇帝身
上。朱元璋来自民间,政权又由他创立,深知创业的艰难,为政比较勤奋,对繁琐的政务
还可勉强应付。问题是靠世袭制即位的皇帝不可能都是英明勤奋的,朱元璋的后裔就是一
群荷花大少——而且是一群恶少,生长在深宫之中和女人宦官之手,既没有能力也没有热
情处理政务,面对着千万种变化莫测的帝国事务,必然手足无措。朱元璋平均每日要批阅
一百五十件奏章,裁决四百种案件。从前有宰相可以帮助皇帝,如今没有人能为他分担,
他也不准别人分担。荷花大少皇帝没有朱元璋那样的吃苦精神,只有依靠秘书机构,后来
则依靠宦官代理政务,于是大权逐渐滑入秘书和宦官之手。宦官是最没有能力最没有爱心
最没有原则道德水准又最为低下的一个群体,由这些人掌握生杀大权,人民是不可能有好
日子过的,社会也
不可能向前发展。明王朝的暴君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每个暴君都出奇地懒。除了
朱棣朱元璋比较勤政外,其它的暴君对玩乐胡闹的兴趣比理政的兴趣要大得多。十五世纪
六十年代,明王朝开始出现一种自从人类有政治组织以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断头政治
”。从九任帝朱见深起,皇帝长年龟缩深宫,不和大臣见面,也不上朝理政,十四任帝朱
翊均在位期间,二十五年间只在金銮殿亮了一次相,台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臣竟然不认
识他。中国历代王朝的皇帝,无论如何昏聩凶暴,总是经常地都要出席金銮殿上举行的清
晨会报,跟群臣见面,讨论国政。必要时还出席小型的在别殿举行的高阶层会报,听取并
裁决大臣的意见,术语称为“早朝”或“视朝”。只有明王朝的暴君始终藏在深宫,大臣
不认识他,他也不认识大臣,其懒惰昏庸可想而知。由这样的懒皇帝来包揽国家大事,国
家会治理成什么样子就不用和谁打赌了。
极权体制的另一个弊端是: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其他的官员就处于相当被动的
地位,没有责任心也没有必要去主动地为国操劳,官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因此被扼杀。
在这种体制下,全国只有皇帝一人在思考,其它的人不能也没有必要思考,即使思考了也
是基于争权夺利等阴暗目的。问题是象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的庞大帝国,帝国事务包罗万象
千变万化,不是皇帝一人的脑袋容纳得下的,不作为或作为失当的事情也就不可避免,于
是帝国的生机窒息了,社会开始大踏步的后退,这也许是朱元璋所希望的,只要朱姓家族
能永远地骑在中国人头上作威作福,中国越落后人民越愚昧越好,就是倒退到原始社会也
无所谓。到了明王朝的后期,那些懒皇帝也是唯一有思考权力的人也拒绝思考,社会就成
了一具僵尸。
3、腐蚀知识分子的灵魂,确立“官本位”价值观。
中国文化最阴暗最丑陋的部分就是“官本位”价值观,而最终确立官本位价值观的正
是明王朝的暴君。在明王朝以前,官吏虽然得到社会普遍的认同,但具有真才实学的诗人
、画家、医生甚至是不愿做官的山林隐士一样得到世人的尊敬。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不愿也
不会做官,可全社会的人对他敬慕有加,连唐玄宗李隆基也对他表现了极大的尊敬。东晋
的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冠归田,凡是经过九江郡的社会名流或达官
贵人都要去他的草屋登门造访,以表达自己的礼敬。自明王朝以后,官的大小才成为衡量
人的价值的唯一尺度。在极权专制社会,官性和人性并不总是成正比的,在大多数情况下
甚至还成反比,官的大小不是依据其才能和贡献,而是依据贿赂和打击他人的权术,这样
道德水准越低的人官反而当得越大,得到的待遇和礼敬也越高。具有道德勇气的人,加速
度地被排斥出政府之外,或被诬陷在诏狱之中。这真是中国最大的政治悲剧。官本位价值
观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大学教授骑自行车上下班,只有初中水平的乡长却坐着豪华进
口轿车四处游乐的现象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通过竞争性考试即科举制度选拔官吏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可科举制度到了
明王朝却进入了一个死胡同,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一种僵化制度。唐宋科举考试范围很广
,既有政治策论等从政艺术,也有诗词歌赋等反映人情感修养的文学艺术,有时还考天文
地理历史知识,能够较为公正地衡量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明王朝的科举考试则对题材和体
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考试范围极为狭窄,只以“四书”“五经”为题材,四书五经又以
道学家领袖人物朱熹的注解为标准课本。试卷格式则硬性规定使用八股文。依照规定,作
八股文不能发挥自己的意见,也不是自己在说话,而是儒家圣人系统在说话,看起来四平
八稳,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都没有触及。这种文体,跟代数学上的方程式一样,用不着
独立思考——事实上是严厉地禁止独立思考,只要把圣人系统的言语恰当的代入八股的方
程式中,便是一篇
最好的文章。知识分子所从事的唯一研究工作,是从“四书”“五经”中选出全部可作为
考试的题目,请老于此道的八股作家,撰写数百篇八股文,日夜背诵。考试时把适当一篇
照抄一遍,就象赌博时押宝一样,押中时就成为进士,被任命为官员;押不中则落第而归
,下次再来。通过这种途径考中的知识分子是难得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不接触其他任
何书籍,甚至连四书五经也不接触,没有自己的思想,更没有自己的情感,不知道人类还
有别的知识和别的情操,只知道如何做八股文和如何做官,于是一种只有中国才有的“官
场”社会形成。知识分子自此由社会的进步力量变为社会的阻碍力量。如果说先前的知识
分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春秋,站在时代前列的话,明王朝的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则叫人
肉麻,为皇帝制春药和为太监当奴才的知识分子应有尽有。
明王朝有一项不成文法,非进士出身,不能担任宰相或部长级官员,也就是说只有知
识分子才能当大官。科举对知识分子的重要性至为了然,它是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汉唐
王朝还有立功边疆一途,明王朝则没有任何其他机会。明王朝统治阶层即由这类知识分子
组成,他们对人的评价,完全以官为标准,一种遗害无穷的官本位价值观自此形成。
为了使官本位价值观成为社会的唯一尺度,朱元璋还不准人当隐士,不准主动辞官,
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围绕着“官”打转。
综上所述,明王朝的暴君旨在建立一种伤害人类文明的暴虐制度。先前的暴君作恶还
只是个人或局部行为,暴君死亡后暴行也随即终止,现在整个社会的权力人物有计划有组
织地为非作歹,暴君死亡后暴行仍在继续。因此明王朝的暴君对中华民族伤害的广度和深
度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暴君所无法比拟的。
上面是从整体上论述明王朝暴君对中华民族的伤害,下面我们再逐个给这些暴君亮亮
相。
一任帝朱元璋:大规模屠杀功臣,制造胡惟庸冤狱和蓝玉冤狱,共杀五万余人,使中
国成为恐怖世界。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回来,合家才有笑容
。最恶毒的暴政是把罪犯的妻女发配给妓院强迫卖淫,任两条腿的动物百般凌辱。
制造文字狱,毁灭知识分子的灵性和思想。它的特征是:罪状由当权人物对文字的歪
曲解释而起,证据也由当权人物对文字的歪曲解释而成。一个单字或一个句子,一旦被认
为诽谤元首或讽刺政府,即构成刑责。浙江府学教授林元亮,奏章上有“作则垂宪”,处
斩。北平府学教授赵伯彦,奏章上有“仪则天下”,处斩。桂林府学教授蒋质,奏章上有
“建中作则”,处斩。这些句子的“则”本是“法则”和“标准”之意,但朱元璋却把“
则”当作“贼”,认为是讥讽他当过小偷的往事。尉氏县学教授许元,奏章上有“体乾法
坤,藻饰太平”。这两句话是千年以前的古文,朱元璋却解释说:“法坤与‘发髡’同音
,发髡是剃光了头,讽刺我当过和尚。藻饰与‘早失’同音,显然要我早失太平。”于是
许元处斩。
三任帝朱棣:制造靖难大屠杀,一下子杀了一万四千多人。前祭祀部长黄子澄全族处
斩。前国防部长齐泰兄弟全体处斩。皇家教师方孝孺屠杀十族,连朋友学生都包括在内,
杀八百七十三人。财政部副部长卓敬灭三族。教育部长陈迪全家处斩,亲属一百八十余人
廷杖后贬窜蛮荒。监察部代理部长景清磔死,家属亲朋全数处决,故乡一连数个村庄房舍
一空。监察部副部长练子宁磔死,家族一百五十一人处决,数百人贬窜蛮荒。最高法院秘
书长邹瑾家族四百四十八人处决。最高法院副院长胡闰家族二百一十七人处决。
六任帝朱祁镇信任太监王振。王振怂甬他亲征瓦拉,结果兵败被俘,复位后竟然仍思
念王振,特地为王振雕象,招魂安葬。
九任帝朱见深:宠信太监汪直,在位二十四年,始终藏在深宫,不出见政府官员。万
安因敬献春药有功,竟被擢升为首相。
十一任帝朱厚照:宠信太监刘瑾,使他权倾朝野。刘瑾有一个核心集团,被称为“八
虎”,单是这个名字就可说明这帮人的暴虐和贪酷。一天早朝时,殿阶上忽然发现一封信
,朱厚照命拣起来看,是一份揭发刘瑾种种罪行的匿名控诉状。朱厚照在上面批示:“你
所说贤能之人,我偏不用。你所说不贤能之人,我偏要用。”(今天听起来仍然耳熟)朱
厚照有这种倒行逆施的能力,但这样做最大的受害者恐怕是他们朱家,令人痛心的是今天
的当权者有这种作风的也不少。刘瑾有皇帝挣腰,大发雷霆,命部长以下高级官员三百余
人跪到奉先门外烈日之下追究事主。那些高级官员从早晨跪到天黑,国防部科长和北京地
方法院法官焦渴过度,倒下来死掉。天黑之后,未死的人再被囚进锦衣卫诏狱。刘瑾死后
,朱厚照在另一位太监钱宁的引导下去南中国游荡,常常信步走到一大户人家,命锦衣卫
把这家的男人敢走,而留下女人伴寝,世界上最凶暴的强盗行为也不过如此。
十二任帝朱厚骢:在位四十六年,一五四0年起不出见政府官员,一直到一五六六年
逝世,二十七年间总共跟群臣只见过四次面,平均七年出席早朝一次。他信任大贪官严嵩
,后者专擅朝政二十年,唯一的嗜好就是贪污和排除异己,朝中稍微有点理性的官员不是
被诬陷进监狱就是卷起铺盖走人。因为朱厚骢的渎职和严嵩的滥用职权,明政府已腐烂透
顶,全国沸腾的抗暴民变如火如荼,每年至少都要有一次大规模的暴动。连宫女杨金英等
人也因受不了朱厚骢禽兽般的恶行,试图乘朱厚骢熟睡时用绳索把他勒死。如果她们不是
因为太紧张打了个活结,朱厚骢必死无疑。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仇恨,使世界上最善良的
宫女用谋杀的手段,以图跟她们的仇敌同归于尽。由此可以想见明政府的宫廷是何等肮脏
恐怖。
十四任帝朱翊均:十岁即位,在位四十九年,二十岁之前因张居正摄政,还不敢有太
大的恶行,只是经常拷打身边的宦官和宫女,把这些可怜无助的人拷打至死。朱翊均在张
居正死后亲政,第一件事就是抄张居正的家,继而开始吸鸦片,接下来开始不跟大臣见面
。到了一五八九年,朱翊均象是被皇宫吞没了似的,不再出现,一直到一六二0年死亡,
只在一六一五年才勉强到金銮殿上亮了一次相,一味龟缩在深宫吸毒酗酒和打杀宫女宦官
。朱翊均一五八二年亲政,到一五九二年的十年间,仅官方统计就已鞭死了一千多人。明
王朝的权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其他的官员只能照皇帝的圣旨行政,不能擅自决断。皇
帝不作为,全国行政遂陷于长期停顿。到了一六一0年,中央政府六个部只有司法部有部
长,其他五个部全没部长。监察部长缺十年以上。锦衣卫没一个法官,囚犯关在监狱里,
有长达二十年还没问过一句话的,他们在狱中用砖头砸自己,辗转在血泊中呼冤。全国地
方政府的官员也缺少一半以上,不但请求任用官员的奏章,朱翊均视若无睹。一六一九年
,辽东军区司令官杨镐四路进攻后金汗国,在萨尔浒大败,死四万五千人,开原、铁岭相
继失陷,北京震动。全体大臣跪在文华门外,苦苦哀求皇帝批发军事奏章,增派援军,急
发军饷——前线将士正在冰天雪地和饥饿中杀敌,可朱翊均毫不理会。
由宦官管理开矿和负责征收赋税,是明王朝的暴政之一。朱翊均的“矿监”和“税监
”全是一群人伦丧尽的饿狼,把百姓的财赋搜括馨尽,全国中等以上的家庭大部破产。
十六任帝朱由校:在位八年,是一个狂热的木匠,经常在宫中赤膊短裤挥汗如雨地运
刨轮斧,制造桌椅案柜,雕刻屏风;对政治则是白痴,把朝政委托给孩童时带他的玩伴太
监魏忠贤。魏忠贤心灵阴暗歹毒,在朝中结党营私,疯狂迫害对国家民族还有一点责任感
的朝臣。他最为得意的杰作是诬陷抗击后金的军事天才,辽东军区司令官熊廷弼“贪污”
,自毁明帝国的“长城”;然后又诬陷为熊廷弼呼冤的监察部长杨涟和评议部主任委员魏
大中“受贿”,逮入诏狱,用酷刑迫害至死。
魏忠贤的核心组织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一看这些称
呼,就可窥知他们的成员是些什么东西。魏忠贤当权的后期,各地官员纷纷为他建立“生
祠”,以歌颂他的丰功伟绩。祠堂本是祭拜死人的场所,但摇尾拍马屁的官员却在魏忠贤
还活着的时候,在祠堂中树立他的塑像,供人当神仙般的焚香跪拜,祈求降福,这真是一
件空前热闹的政治奇观。魏忠贤当权仅仅七年,就把明王朝的根基全部挖空。
十七任帝朱由检:在位十八年,精力充沛,有心治理国家,但智商不高,脾气暴躁,
发脾气时不可理喻,而且几乎是没睡着的时候都在发脾气。他对自己的错误永远有动听的
掩饰,绝不寻求更正,却喜欢部下歌颂他英明。
朱由检最津津乐道的政绩是他中了清帝国的反间计,宣称清帝国的克星、用兵如神且
忠心耿耿的辽东军区总司令袁宗焕是清帝国的“奸细”,把他押赴刑场千刀万剐。清帝国
的势力自此失去控制,最终夺占了明帝国的江山。
朱由检最勇敢的一件事是杀人,发脾气时象一头挣脱了铁链的疯狗,人性和理性全失
。有一次他把宰相们请到金銮殿上,向他们作揖行礼,说:“谢谢各位先生,帮助我治理
国家。”然而不久就大发雷霆,把被他谢谢的“各位先生”杀掉。朱由检宠信太监曹化淳
,让他担任北京城防司令,后者在李自成兵团来到时大开城门迎接农民军进城,象铁铸一
样坚固的北京城没经过战斗就告陷落。这进一步地证明了朱由检的“知人善任”。
十八任帝朱由崧:在临时首都南京即位,这时清帝国大军压境,明政府的残余国防军
力量弱不禁风,不堪一击。朱由崧上殿时表情忧愁,大臣以为他忧心国事,未免说些安慰
话,朱由崧却回答说后宫宫女数量少且不够漂亮,当务之急是挑选美女,扩充后宫,弄得
大臣一个个哭笑不得。朱由崧颁布的第一道敕令是征集宫女,第二道敕令是命各地方官员
进贡春药秘方。被贬窜的阉党巨头阮大铖被召回政府担任要职,跟实力派宰相马士英结成
一条阵线,疯狂打击忠于明政府的文武官员。朱由崧只当了十三个月皇帝,就被清帝国俘
虏,送到北京砍头。
二十任帝朱由榔:在位十六年,一直象流寇一样被清政府追逐,在西南诸省的大山中
不停地逃亡,最后逃入缅甸,在边界蛮荒地区搭建草屋,与土人杂居。在破草屋的金銮殿
上,任用另一位太监巨头马吉翔,对忠心耿耿,追随正统政府流亡的官员呵责辱骂和施用
廷杖酷刑,好象仍在北京一样。
如果给明王朝的暴君逐一画像的话,肯定是一幅带有漫画性质的“群丑图”,看后让
人作呕又忍俊不禁。
在本文将要结束之际,我要重点强调一下中国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这是
一个蛮族统治的王朝,该蛮族入主中国时连文字也没有,文化水准远远低于有着五千年文
明的汉族,但清王朝皇帝的总体素质却是最高的,一个暴君也没出现。唐王朝的二任帝李
世民是一个空前绝后的盖世英雄,可他的后裔也有不少暴君型的帝王。清王朝寿命二百九
十六年,共有十二个皇帝,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
三分之一也都具有中等才智,象明王朝那样一连串草包恶棍型的君王一个也没有。中国还
没有一个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汉王朝、东汉王朝、唐王朝这些伟大的王朝在内,出现过
这么多具有很强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汉族有那么悠久的文明史,所建立的王朝
竟然赶不上一个由不识字的野蛮民族统治的王朝,说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确不是什么
好东西。
总之,中国人如果不对传统文化进行痛心革面的反省,不彻底丢弃“官本位”价值观
,不以生命为代价来捍卫人性的尊严,中国的暴君就永远不可能绝迹。在现代文明社会里
,它必将经过改头换面,以新的更具欺骗性的面目站在民主政体的最前列,给伤痕累累的
中华民族造成新的更大的伤害。
--
FROM 219.13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