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
先生是一个真正的学者。
我只是一个爱好冷静思考历史问题的门外汉。我是一个医学生,没有受过系统的历史教育
,那点有限的历史知识全是八小时之外自学的。
我先前从未写过历史文章,因为我认为历史著作的作者必须拥有深邃的思想,我显然不具
备这些思想。写小说才是我的特长。在此之前写的几本书几乎全是小说,没有一篇和历史
有关的。只有长篇小说《悲风准噶尔》是用小说的笔法来写历史。
鉴于在下的特长和知识结构,我的有关历史的文稿一般是用文学的笔触来写历史,根本称
不上是历史论文。为了艺术性和可读性,在历史数据方面难免有引用不准之处。说出来也
谁令人难以置信,我在写《历史在这里哭泣》这本书时,几乎没有翻阅过一本历史书藉,
引用的史料全来自大脑中的记忆。如果让我去寻求史料的出处,我的创作灵感即刻烟消云
散。
我崇拜学者,但我永远也成不了学者,因此《历史在这里哭泣》并非学术性的文章,而是
一本有关中国历史问题的通俗读物,错锷粗糙之处在所难免。如果诸君不用学者的眼光,
而只抱着消闲的心态来看这本书,说不准此书还真的有点可取之处。
敬请日后多多赐教
【 在 Iamoldman (rcheng)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xiongfeijun ( ;') 的大作中提到: 】
: : 《中国人史纲》是我最为衷爱的历史著作,柏老历史分析的方法给了我很大的教益..
: : 看了《中国人史纲》后,才知道历史研究不仅仅是记住系列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 : 要从系列的历史事件中去发掘有益于今世的经验和教训。
: ~~~~~~~~~~~~~~~~~~~~~~~~~~~~~~~~~~~~~~~~~~~~~~~~~很对
: : 我读过一百多斤历史书籍,从二十四史,剑桥中国史到俄国人编辑的世界通史。
: ~~~~~ ~~~~~~~~~~~~~~~~~~~~请你..
:
: : 《历史在这里哭泣》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文稿,前十万字引用《中国人史纲》的资..
: ...................
--
FROM 219.1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