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一月朱筠提督安徽学政,大力扶植学术,当时学政署设在太平府
治所当涂县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23岁的黄钺前往太平府学政使院参加岁试
说的是这句吧?参加岁试的是秀才,岁试科试(一般的说法叫做岁考科考)之后,学政才对要考秀才的人进行院试,院试通过的才是秀才
黄钺既然此时已经参加了岁试,那么自然是之前就中了秀才
至于学政到底是否差遣可以争论,但是翰詹科道直接放学政的例子不少,不必一一举例
说话要有根据,我也是仔细读过商先生关于清代科举制度的专门著作还在板上写了笔记的人,不是那么容易看不明白别人文字的
【 在 nathan (珊儿~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军机大臣上行走)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文章了么?好好看看去,或者说你不知道生员是什么意思?
: 我看你是没看懂
--
修改:HansSachs FROM 166.111.173.*
FROM 166.1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