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转自 cinason 的BLOG:夷夏东西】
BLOG地址:
http://www.newsmth.net/pc/index.php?id=cinason日志地址:
http://www.newsmth.net/pc/pccon.php?id=110&nid=155733&s=all 库莫奚与高车
——库莫奚研究札记之五
独立于世的库莫奚见诸史乘,最早可以追溯到拓跋魏建国时期。道武帝拓跋珪当时在北方面临的主要敌人,除了后来远遁漠北坐大的柔然之外,就要数东面的库莫奚和西面的高车诸部了。这两大蕃族的平定,为北魏建国代北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而被拓跋降服的若干氏族也由此进入北魏国内,其最有名者,高车有斛律氏,库莫奚则有屈突氏,两者分别在魏齐之际与隋唐之际活跃于世。由此可知,库莫奚一开始出现便与高车联系在一起,而两者的联系尚不止于此。
据段连勤考证,高车便是汉代匈奴北方的丁零后裔,所以被南朝称作“高车”,缘于其擅长制造高轮大车的技艺。无独有偶,库莫奚也具有与此相似的特殊技艺,唐宋间,奚人所制大车赫赫有名,世称“奚车”,当时“契丹之车,皆资于奚”(沈括),就连辽国皇帝出行也经常乘坐“奚车”。在这里,我们又一次注意到高车与库莫奚之间的密切联系:两者皆为造车高手。
《北史·高车传》:“高车,盖古赤狄之余种也。……俗不清洁,喜致震霆。”
《隋书·北狄传》:“奚本曰库莫奚,东部胡之种也。……其俗甚为不洁,而善射猎,好为寇钞。”
在这里,我们发现高车有“不洁”之俗,而库莫奚同样俗好“不洁”。此外,柔然似乎也同样有此习俗:
《魏书·西域传》:“悦般国,在乌孙西北,……与蠕蠕结好,其王尝将数千人入蠕蠕国,欲与大檀相见。入其界百余里,见其部人不浣衣、不绊发、不洗手,妇人口舐器物……乃驰还。大檀遣骑追之不及,自是相仇雠,数相征讨。”
考虑到柔然国中以高车部落为主,尤其是与悦般相邻的西部更是高车的天下,所以此处提到的具有“不洁”习俗的“部人”更有可能是高车部落。于是乎,“不清洁”这一共同的习俗又一次将高车与库莫奚联系起来。
库莫奚与高车之间的这种特殊联系究竟从何而来?注意到库莫奚在独立见世之前,曾经与契丹一同附属于东部鲜卑的宇文部之中,后因宇文部被慕容部击溃,库莫奚同契丹遂从宇文部中分离出来(也有部分氏族为慕容部收降,如屈突氏正是在此时进入慕容国中后转归北魏),后来又被拓跋珪击破,库莫奚与契丹从此“分背”,各自走上独立发展之路。这宇文部的来源之中,实含有相当多的高车成分(周一良)。宇文氏曾经是库莫奚的主人这一事实,同宇文部与高车部落有关这一论点结合在一起,便可以解释以上指出的库莫奚与高车之间的这种特殊联系,此外,还可以解释为何西迁的一支奚人(Qayi)后来成为中亚乌古斯联盟的一员——乌古斯联盟的基础即是前丁零-高车诸部(此点留待另文讨论),不仅如此,还可以解释在安史之乱中防守长安的以奚族为主的十万叛军何以在面对有回纥助阵的官军时那样惧怕(《新唐书·逆臣传》:“通儒等裒兵十万阵长安中,贼皆奚,素畏回纥,既合,惊且嚣。”)——回纥的前身,也是高车-铁勒联盟中的重要成员;附带指出,近人论及契丹与回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杨富学:《论回鹘语文对契丹的影响》;王小甫:《契丹建国与回鹘文化的关系》),或许也可从中得到部分的解释与启发。
--
FROM 221.22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