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0公斤是不是太夸张了
【 在 Hygeris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是自用为主。拥有奴隶的都是贵族,地位高的奴隶也多,地位低的奴隶少。
: 一个大奴隶主就是一个或多个大庄园和城市的领主。
: 张是西周封建论者。
: 你说的也是,当时还没有铁器和牛耕,农业怎么能养活得了这么多“闲人”呢。
: 同奇怪。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青铜器从来都没能占据主要地位,耕作方式为“耦
: 耕”,即两个人共同作业。每人一个石铲子(耒),同时插入土中,同时用力翻地。当时
: 还没有翻地的犁,劳动效率应该是非常低下的。怎么能养活得了这么多人呢?
: 但另一方面,当时粮食的产量似乎很高。战国初期的西门豹修漳水十二渠,改造后的良田
: 能产谷六石。不知道当时的“石”是多少公斤。如果按50kg来算,相当于亩产300kg。要
: 知道,粟,也就是北方说的小米,是非常低产的作物,就目前的生产水平,亩产也就
: 200kg。当然现在的小米是夏种秋收,产量可能比春种秋收的“粟”低些,再扣除量器和
: ...................
--
FROM 211.144.20.251